“红研”八省红色寻迹团成员 赵晓熙

发布时间:2021/08/03 20:37:56   点击:  

8月3日 星期二 多云

在奥运健儿踏上奥运征程追梦的同时,我作为“红研”八省红色寻迹团的一员,也踏上了追寻红色足迹的旅程。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选择在我的家乡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的大马峪村“巾帼党性教育基地”进行调研参观,体验乡村生活,感受红色文化。

大马峪村位于长白山抗日根据地的腹地,是连接鲁北渤海与胶东解放区去往鲁南、临沂解放区直到延安的主要交通要道,因为其隐蔽险要的地形,历史上许多党的重要机关和八路军部队都驻扎于此,曾成功护送许世友、徐向前、马千里等军政要员以及机密文件、革命资金等重要物资,因此又有“红色走廊”之称。

“巾帼党性教育基地”依托大马峪村丰富的抗日文化和历史,依托村内闲散院落建设,分为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将军岭”休闲观光园、特色生态民宿区三个版块,让人们铭记历史,激发爱国爱党热情,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行走在大马峪村巾帼党性教育基地,我看到了“拥军五姐妹”的铜像,看到了革命烈士马营之故居的旧址,感受了磨豆腐、老粗布的文化,也感受了在潺潺小溪中捧起一抔清泉的凉爽。一幕幕昔日英雄不畏艰险英勇奋战的景象在我眼前浮现,与眼前宁静的幸福生活重重叠叠。

今日幸福小康生活来之不易,乡村平淡生活中埋藏着一点一滴的革命热血。坐在石凳上,看着黄色泥土砌成的墙面,我想,作为青年人,在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将脚步踏在土地上,去感受人民的幸福,感受先烈的力量。在乡村振兴取得重要成就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美好生活,在党的带领下,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将家乡特色文化与人民美好生活相结合,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双手创造幸福。

昔日战火不再,革命先烈英勇抗敌、保家卫国的精神永存。在革命文化与乡村振兴文旅相交融的过程中,红色精神也在代代传承着。临走前一群小朋友与我擦肩而过,“大马峪村欢迎您”的标语仿佛在向我挥手,党的谆谆教诲在耳边响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者:2019级本科生 赵晓熙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袁秋月 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