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06 20:15:40
点击:
组建“故里寻微”实践小队之时,同伴谈及我们可以寻找故乡在历史文化中留下的痕迹,也可以寻找一些式微的文化传统、渐渐微茫的旧物,我便想到了家乡的提线木偶戏。它虽然不是由真实人物出场演绎,而是一个个小人被丝线操纵来完成一系列动作和幕后配音,却给人极大的生动感和趣味。
泉州木偶戏俗称“傀儡戏”,是极具仪式色彩的地方戏曲,它的演出要遵循一套精湛、规范而繁杂的操线手法,表演难度高。提线木偶戏起源于汉,兴盛于唐宋,由中原移民带来福建泉州,从此兴起于闽南一隅。《梦梁录》中曾载:“如悬线傀儡者,起于陈平六解围故事也,今有尽显卢大夫、陈中喜等,弄得如无真二,兼之走线者尤佳。”提线木偶的演员可以说是出神入化,将木偶作为操纵的戏具,又赋予其生命,使其在丝线的束缚下演绎出人世间的悲欢冷暖。为了重拾幼时的文化记忆和思考木偶戏未来的发展道路,我走进了泉州市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观看其最新演出。

今天演出的是木偶神话剧《火焰山》,改编自《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被阻火焰山的故事。进剧院的时候,我看到了好多精神矍铄的老年人。随着“噔噔蹬”的紧密锣鼓声响起,台上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孙悟空。他抬起半只脚,一手放在膝盖上,另一只手向后背紧握着金箍棒,腾云驾雾而来。他身子虽然小巧,但眼神闪着机智的光芒,舞着金箍棒,极为敏捷。仔细一看,孙悟空身上各个部位缠着好多条线,随着线的一紧一放,他迅速变换着动作,在背后演员唱出“老孙来也”的同时,他通过一颠一跳,摆出了个威风凛凛的姿势,实在是惟妙惟肖。紧接着一幕是铁扇公主双手持着武器,与悟空交战,悟空施技钻进铁扇公主腹中,公主被线牵引着,连连退步,倒地、捂肚而叫唤。仅是丝线的提松交错,便将公主难受的情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台下此时响起了如雷的掌声。而接下来牛魔王和孙悟空的打戏,更可谓是不须多一分言语,仅是其来回精彩的交手,便使人如临其境,心惊肉跳,赞叹不已。
戏剧结束之后,我与木偶戏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聊天,了解关于木偶戏的发展状况,得知虽然木偶戏中心全体演职人员都有着传承剧种的责任意识,提线木偶也早在2006年便成为国家非遗项目,在国内国际也得到许多认同,但本土木偶戏却难有往日的繁荣,近年来呈现出受众老年化的趋势,很多年轻人对这一古老戏曲并不关心,甚至忽视了它的存在。
离开剧院的路上,我在为精湛技术感叹时,再次思考提线木偶戏的传承发展问题。木偶戏这一传统戏曲形式,曾经每逢吉庆盛事都不能缺席,不管老幼年少都热热闹闹聚在一起观看,现在却变成只剩老年观众捧场。我们真的应该注重培养后继人才,既可以对学员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培训,也可以开展中小学生校园演出活动、创办木偶兴趣班来挖掘潜在的继承人才,另外,优质而大量的演出是传播非遗项目的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有继承,而且要通过传播来体现和延展其生命力。
【作者:2019级本科生 庄雅婷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汤志国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