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暑假调研团成员 聂志洁

发布时间:2021/08/07 10:42:20   点击:  

8月6日 星期五 晴

“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于黄河!”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路绕高山、穿峡谷、走戈壁、越平原、汇溪涧、纳百川,哺育了中华民族,开启了中华文明,见证了中华崛起。我们调研团积极响应黄河国家战略与服务山东战略,深入了解黄河口,旨在通过调研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探寻黄河口文化开发利用的基本方略,促进东营城市品牌形象与黄河口文化深度融合。此次我们调研团先后去了黄河文化馆和黄河入海口,亲身体验东营的黄河口文化,深入了解黄河口的发展。

黄河文化馆是东营市第一家“国字号”场馆,文化馆共四层,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包含了8个主题展厅。进入黄河文化馆之后,首先是二层“壮美黄河”展厅,展现了黄河自发源地到黄河入海口全流域中的风光。不管是位于“九曲之首”的巴西会议遗址,还是黄河干流唯一的瀑布——壶口瀑布;不管是代表着革命与奋斗的延安毛泽东故居,还是象征晋商发展的乔家大院;不管是佛教代表建筑白马寺,还是教育发展的孔庙,这些在黄河文化馆都进行了一定比例的还原。通过这些还原,我们见识了从我国的西部浩浩荡荡奔涌到东部平原的黄河流域的美丽风光。进入到最后一部分,是利用声光技术对于黄河河口三角洲的影像,在光影的变化中,我们更多地领略到了东营作为入海口的旖旎风光。

三楼展厅和四楼展厅相较于二楼展厅,更多展现了黄河的发展过程。在参观中,我们从黄河的流线的六次变迁到黄河三角洲自古代到近代、现代的演化发展,可以看出黄河以雷霆万钧的气势改造着土地,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文明,是根植于整个中华民族肌体的血脉。

我们调研项目的重点在于“东营”,也在黄河文化馆更多地了解到了东营。东营,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也拥有着古老的的历史。从史前遗迹到古代的“盐文化”,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也酝酿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调研团中不少同学都是初次来到东营,大家对于东营的了解更多的是胜利油田的所在地。东营这样一座石油城市因为油田展现出了经济发展的蓬勃生命力,我们观赏了相关的纪录片和还原的野外作业区,也见识了东营特产——磕头式钻油机。

在结束对于黄河文化馆的参观之后,我们调研团带着对于黄河文化、东营文化的认知,火速赶往了黄河入海口,去亲身体验河海交汇带来的震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通过对黄河文化馆和黄河入海口的调研,我们调研团更加认识到”讲好黄河故事“的重要意义,也更加深入了解了东营背后蕴含着的文化价值。期待以我青年之力,讲好黄河故事,让连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和未来的黄河文化更加熠熠生辉。


【作者:2020级硕士研究生 聂志洁 来自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责编:汤志国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