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青年领袖暑期精英班学员 崔佳平

发布时间:2021/08/07 20:36:41   点击:  

8月7日 星期六 晴

GYLA三周的课程转眼已经结束。三周的时间很短,短到都没有时间与每一位同学彼此熟悉;三周的时间又很长,长到这个时间最绚烂的一页都在自己眼前徐徐展开。

从准备GYLA的面试开始,国际组织的大门仿佛为自己开了一道缝隙,通过那道缝隙,我努力想看到门那边的风景。第一次见到祖老师和刘蒙学长时,我相信两位前辈身上对GYLA真挚的热情,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已经传染了我们此届GYLA的所有学员。每一天都有来自不同背景的大牛们为我们讲解各个不同国际组织的故事,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去诉说一个个故事,也是他们的人生。

犹记得阮红梅老师讲解“牛粪晒台”时,我第一知道原来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又可以这样完美地完成环保的任务;听了来自华威大学与伯明翰大学的两位教授讲解后,我才明白原来一个人的微表情可以传递出这么多的信息;在邓宝山老师的讲授中,我领略到了创业的魅力以及创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紧密的联系。通过老师们自身丰富多彩的经历,我更加坚信了多元化的国际组织对我的吸引力。因为一个当地的创业项目,而使得西藏地区的居民可以在冬天用上足够量的牛粪取暖,不再需要砍伐森林获取燃料。不仅解决了燃料来源问题,还实现了资源的二次利用,保护了森林。同时发明牛粪晒台的人也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和社会名誉。这种将个人事业契合到全球发展目标中的行为值得所有创业者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以祖老师为代表的GYLA全体梦之队成员,以及负责老师们那种对事业、对工作追求极致的精神。在闭幕式中,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述和梦之队成员们之间的相互鼓励打气,我才知道原来那些精美的报纸、推文都是GYLA的成员们熬夜准备出来的;每一次的课程都有专门的人员为同学们拍摄照片,留下纪念;每一周的课程结束时,都有人牺牲自己周末本该休息的时间,为同学们制作总结视频。原来我们看到的一切成品都不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那么容易,而是有人在幕后默默付出着。或许这也正是国际组织工作,或者说团队合作的精神所在吧。祖老师给我的印象便是一颗怀着赤子之心的引路人。他教给我们青年人要有思想,要有行动,要理论结合实践,要投身人类事业。相信将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祖老师身上的精神都会影响着我们GYLA的每一个学员,指引着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感谢GYLA为我们提供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与国际组织接触,让其不再神秘,离我们更进一步。吾辈当自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人活跃在国际组织的舞台上,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2019级本科生 崔佳平 来自单位:经济学院 责编:汤志国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