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11 19:25:29
点击:
今天下午3点,我们的社会实践团队“百廿山大,筑梦启航”通过线上邀请了师恩政学长作为本次的采访对象。师恩政学长是我们材料学院优秀校友,现任西湖大学工学院助理教授、特聘研究员,曾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担任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专题编辑。师恩政学长从亲身阅历和价值观念出发,为我们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学长说到了自己的求学和职业发展道路。他从在山大的本科求学之路说起,提到了本科阶段姜炳刚老师的一次党课给那个时候自己迷茫不知所归的内心种下了一颗家国情怀的种子。这和他小时候学习的童第周先生的一篇文章一脉相承,都坚定了学长投身科研以报国的决心。谈及家国情怀,学长强调,这不是虚的,而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情感。很多人应当跳出“坐井观天”的狭隘格局,去更广阔、更宏观的世界里找寻人生的答案。我们深刻认识到应该摒弃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的、不健康的价值观念,这世上还有比自我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在背后支撑着我们的祖国。
谈及科研需具备的基础素质,学长总结了自己在科研过程中一直学习和精进的三大方面:后天努力、理论知识储备以及科研上的灵感,或者说是敏锐的洞察力。在科研环境方面,学长也谈到国内的科研环境稳中向好,软硬件配置和成果输出已经达到或在积极追赶国际领先水平,某些方向已经实现反超。这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祖国国力的强盛。
说到一部人受网络舆论影响而看衰自身就业前景时,学长认为我们传统工科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这是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制造业的基石。而且,只要有能力,学得扎实,在哪个行业都能做好,所以不必过于焦虑。这也打消了好多人的疑虑,帮助我们更加专注于当下的学习。
之后,学长向材料学院即将走向人生十字路口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许多有用且实际的建议:希望学弟学妹们择校或者择业时多去了解自己的目标,多听取建议,不被狭隘的眼光和格局束缚。谈及对山大的祝福,学长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他以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奋勇争先的老将马龙和苏炳添为例,祝福有着百廿厚重底蕴的山大能够永葆蓬勃朝气,努力奋进,追求卓越,越来越好,祝山大120周年生日快乐!
这次的采访,是对我们精神世界和价值观体系的一次塑造和丰富。作为前辈,学长教会了我们很多;我们作为山大学子,也会时刻谨记,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学会沉淀自己,忠于自己的内心,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锻炼自己的机会,与学长一样,为山大添彩。
【作者:2019级本科生 崔军波 来自单位:材料学院 责编:何悦宁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