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12 20:32:51
点击:
8月12日,威海校区“桑榆非晚,荫蔽新芽”调研团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开展实地调研。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巢湖市地区延迟退休的开展现状以及当地对该政策的响应情况,从而推动调研团队关于国家社会家庭结构变化对劳动者退休时间点选择的进一步研究。
本次实地调研前往巢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巢湖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进行访谈调查,团队成员在访谈之前与单位负责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了采访许可。上午八时,调研团成员前往巢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此受到了社会保险科科长费贤柱的热情接待。在访谈中,费科长针对巢湖市当地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响应作出了系统性的阐述,在肯定延迟退休将给巢湖市政府带来的积极影响的基础上,指出其对于当地就业等带来的一系列压力,并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
上午十时,调研团成员前往巢湖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徐朝明副主任和郭继华副局长在访谈中纷纷表示,对于当地的企业职工,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仍存在较大困难,巢湖市需要进一步落实“弹性退休制度”。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我对于延迟退休的问题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
一方面,无可否认的是延迟退休带来的好处。通过访谈,我发现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养老基金面临巨大的亏空压力。延迟退休可以减少社保压力,减轻财政压力,使财政系统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循环系统中,有利于社会良性运行。养老基金像一个水池,老年人越多,池子流出的水就越大。延迟退休就是一边拧紧水龙头,一边靠年轻人加水,这样池子蓄水才有可能足够。
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普遍推广的现实性有待思考。在进行采访过程中,费科长甚至直言:“延迟退休对于公务员来说自然是福利,大家求之不得。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是难以施行的。”人到老年后,体力脑力以及整体精力都会大幅度下降,而在一些民营企业中,受规模限制,不可能让职工工作到65岁,因为轻松的岗位太少了。在延迟退休的背景下,不仅加大了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同时中老年事业也可能会成为社会未来的问题。因为出于风险考虑,没有人敢去雇佣老年人。
退休事关养老,养老事关民生。民生稳,人心就稳;人心稳,社会才稳。在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更需要政府在推广延迟退休政策前,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希望后续我们调研团队能通过进一步的调研以及科学的分析,能够为延迟退休政策的相关举措制定提出切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基础资料,从而为推动民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作者:2019级本科生 李云蔚 来自单位:法学院 责编:王丽薇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