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校庆作品征集】材料学院本科生 耿钰清

发布时间:2021/08/14 19:34:19   点击:  

寻访筑梦人

春华秋实,岁月如梭,山东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20周年。为迎百廿校庆,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此次“寻访筑梦人”的活动,通过采访走近优秀校友,收集对母校的百廿祝福,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在校学子厚德明理,博学笃行,传承山大精神。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山大材料学院01级校友,他是在山大本科毕业后赴德国求学深造,现任山东大学德国校友会会长、德国万格思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王晓峰学长。

对王晓峰学长的采访,我早已十分期待,早早地联系到学长,简要介绍了我自己与此次的来意之后,我和学长约定了正式采访的时间,定在了学长空余时间中午12时,然后我们团队便开始了紧张的准备。

采访之前,我是非常紧张的,因为我们团队可以找到的信息有限,最初只知道王晓峰学长是材料学院2001级校友,并在德国深造数年。对学长不够了解让我有些胆怯。但是王晓峰学长进入腾讯会议时,学长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就已经开始打起招呼,侃侃而谈,言语之间的亲切感让我觉得他就是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学长。

仿佛一瞬间,心中的包袱放下了,内心的紧张也烟消云散。简单地介绍了我们团队各个成员后,正式采访便开始了。

当谈到今年距离学长刚进入山东大学已经20年的时候,王晓峰学长不由感慨万千。他向我们讲述到,当时刚进校园时也是正值母校建校一百周年,感慨时光飞逝,转眼就已经一百二十周年了。他不断赞叹母校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师资力量不断强大,发展之迅速、变化之大、成长之快,这是我们所有山大学子的骄傲!

在谈到学业、学生工作和个人兴趣之间的平衡问题时,学长的一番言论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对学长更加敬佩。王晓峰学长不仅是班级里的班长,同时也是学生会的干部,要做的不仅仅是做好每项工作,集中精力投入,做到短时高效,更要注重时间的分配。同时,亲力亲为必不可少,并合理运用团队的力量,调动同学团结一致。只有我们自己热爱工作,才可能去感染身边的人,让我们团队更具力量。虽说这是第一个问题,但学长的从容与有条不紊打动了我,让我感觉这不是在采访,这更像是一场与学长的茶后谈心。

随后我们提及现在的疫情形势,学长也是分享了在2003年经历非典时的回忆。我们靠的正是全民的万众一心,这是我们胜利的法宝。

我们知道出国深造非常具有挑战,学长在本科毕业后就远赴德国继续学习,在我看来非常令人敬佩。所以我们随即问道:“您本科毕业后,经由山大与德国乌尔姆大学的合作项目被推荐到德国深造硕士和博士。我们相信出国深造对您后面的职业发展来说应该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想问一下,您当初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有纠结迷茫过吗?出国留学有没有遇到困难呢?”学长回答,初入外国,语言是第一难关,提前预习和课后不断问老师是少不了的。出国留学不仅是要战胜心中的恐惧,更要是持之以恒,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应对挑战;国外的学习看重的不仅是课本,也需要提高动手能力,必须适应开放式的学习,自己去探索才能走出捷径。学长也是不断强调人生规划不可或缺,大学一定树立规矩,不能松散。学长的细致讲解让我深刻感受到大学的学习是进入社会的敲门砖,大学阶段不能松懈,那是我们步入社会的桥梁。

最后学长也向同学们和母校留下寄语,希望同学们能在大学学习中做好人生规划,做好未来的展望,多去参加对以后有帮助的活动。随后学长衷心感谢母校山东大学提供了如此好的平台,也希望我们学校可以继续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希望学校越办越好!学长言语中让我切身体会到山大“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精神,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更有期待。相信我们山大学子一定会长风破浪,创造属于我们的佳绩!

夜已深,躺在床上许久难眠。学长的话如风亦如雨,望向窗外,恍惚间仿佛出现了一条满是鲜花与蝴蝶的小路……


【作者:2019级本科生 耿钰清 来自单位:材料学院 责编:王丽薇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