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14 19:19:49
点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为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今天,我们生命科学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讲团”在严格执行学院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开展走访村庄活动,来到了即墨区的姚家村。
姚家村位于青岛地铁11号线鳌山卫站西侧、鹤山风景区东北侧。沿209省道向西一路深入就到了这个村庄。村子村居石头老屋和砖房各占一半,村容村貌整洁,处处可见修建的水泥路,几户村民的二层楼穿插其中。
我们与村党支部成员交谈了一番,经了解,目前村内人口约590人,人口结构老年人与其他年龄人口比例约为1:2。多数村民在乡村周边乡镇及市区工作,即“白天在外上班,晚上回村里”,相当于一个“城镇小社区”。从村党支部成员了解到,村里无集体经济,较为富裕的村民或在外上班,或做建筑及小作坊加工的个体户。

谈到这几年鳌山卫的变化给村里带来的改变,村党支部成员说,村里出行有了极大便利,孩子们的教育有了改善。青岛地铁11号线贯通即墨区东侧与崂山区市北区,给沿途的姚家庄村村民出行有了更多选择——鳌山卫东里村集市有了更多的来客;村民“北上”可享海泉湾海水浴场、滨海公园沙滩风景;“南下”可观崂山风景及青岛都市风采,山大的入驻也给村民带来了自豪感。鳌山卫幼儿园、村南的华龙小学、鳌山卫中学成了多数村民的选择。
谈到姚家村的文化特色,值得一提的是于1954年修建的为纪念本村在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烈士姚庆祥而修建的纪念馆。
我们在村党支部杜峰阿姨的引领下来到了姚庆祥革命烈士纪念馆。入院可见1997年建立的烈士石雕像,穿过陪伴烈士纪念碑与碑后纪念馆已半个余世纪的桂花和紫薇花,步入室内就可见金色烈士半身塑像。室内分为三间,分别记录了抗美援朝历史、烈士成长史和纪念馆修建史,纸花团簇,肃穆庄重。队员们感叹如今姚庆祥纪念馆值得被赋予更多的历史涵义与现实使命,让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与姚庆祥烈士共同成为鳌山卫一份厚重的回忆与文化底蕴。

姚家村早在1998年就建立了图书馆,免费供村民阅读。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这几年,村里还相继建起了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党员活动室和文化健身广场等活动场所。姚家村一贯注重党建工作,村党支部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姚家村也多次被上级党委、政府评为“文明村庄”“先进村委会”“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
此次走访过程中,我们看到,基础设施和交通完善给姚家村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善,出村工作更加方便,教育条件也提高了许多。此外,村子重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诸多文化活动场所,以及烈士纪念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实施,姚家村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发展前景,村民们一定会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2020级本科生 王敬海 来自单位:生命学院 责编:王丽薇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