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今回首,寻访筑梦人”寻访优秀校友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薛晨澜

发布时间:2021/08/16 20:53:17   点击:  

8月16日 星期一 晴

傍晚8点,夜幕降临,我们的采访拉开了序幕。由于疫情原因,我们选择了线上采访。团队中大家各司其职,早已准备好了采访提纲,紧张又兴奋地等待着这次社会实践的首次采访。

我们的第一位采访对象是晶体研究所的郑昭科老师。有幸能够借着这次百廿山大校友采访社会实践的机会与郑老师交流,我们通过前期收集资料了解到,郑老师是2003级第一届基地班的学生,在山大度过了九年的的学习生活,不仅在校获得过校长奖学金,如今更是优秀的齐鲁青年学者和教授,这使我们对即将采访的校友充满了敬意与钦佩。

采访如约开始.郑老师亲切的问候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通过相互简单的自我介绍,大家紧张和局促都减少了许多。我们首先表达了对郑老师的问候,并希望请老师用三个词来形容一下刚步入大学时的自己。老师先是感慨了时间飞逝,并认为“懵懂、充满期待、未知”这三个词最为贴切。这一下子也勾起了我的回忆。不知不觉便已经在学校度过了两年的时光,大一那个迷茫的自己还历历在目,现在也已经逐渐适应了学校学习和生活的节奏。

谈到回忆,我们也希望老师向我们分享一些在山大期间难忘的事,郑老师分别从学习和生活上进行了分享。从本科二三等学业奖学金到研究生期间荣获校长奖学金,他激励我们想要上进永远不会晚;在生活上,郑老师讲述了自己参加社会实践部买卖电子词典的经历,这件事使他从内向变得外向。谈及山大带给他的影响,他根据自己求学以及外出交流的经历,认为山大的学子一直踏实耐劳且创新性强,并且希望我们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从许多国家访学后回到山大,他在感受到中外区别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山大的进步。

采访接近尾声,郑老师表达了对学校与学弟学妹们的祝福,希望学校能在促进学科交叉的同时,注重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齐头并进;希望山大学子能够遵从自己的本心,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自己喜欢的事业为之奋斗。

通过这次的采访,我收获颇多,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通过与校友的近距离交流也使我坚定了自己内心的选择,并不断朝着这个选择迈进。想要努力并且取得成就是永远不会晚的!


【作者:2019级本科生 薛晨澜 来自单位:经济学院 责编:王晓萍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