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代代传”宣讲实践团队成员 易鑫源

发布时间:2021/08/20 20:49:17   点击:  

8月20日 星期五 晴

这是我第一次进行宣讲活动,也就意味着要和一些陌生的人、陌生的语境打交道。

在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我尝试给我所属的社区打了电话,说明了来意,作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片‘兵’心永向党、红色基因代代传”宣讲实践团队的一员,宣讲既是我应做的工作,也是我作为一名山大学子、一名朝气蓬勃的青年应有的社会担当。社区的回复令我惊喜,原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社区也正有一项与之相关的活动,那就是招募志愿者,向社区居民宣传红色精神。

一番沟通之后,社区建议我不要直接向居民宣讲,而是希望由我来对这些志愿者进行宣讲,也起到辅导的作用,方便社区随后宣讲活动的开展。

宣讲计划顺利地走出了第一步,当然,任务艰巨,困难增大。由于志愿者们大多是与我同龄、文化水平相当的青年志愿者,对宣讲内容的接受能力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这方便了宣讲的进行。但问题是如何在宣讲对象高素质的条件下,精炼宣讲内容、提炼核心精神,是我应该更加关注的。

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加以用心,于是我去掉了大部分的开场词以及引入,并把内容的核心放在了革命老兵的事迹讲述上。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喊口号、煽情已经成为了一种庸俗而不切实际的应付,只有把事例摆在面前,让我们自行体会主题及精神,才能更有效接受宣讲。老兵事迹,也是我们团队在前期精心准备的主要环节,从抗日一直到抗美援朝,革命老兵的事迹都有血有肉、感人非凡。那么如何将故事讲得动人、讲得真实,就是我准备工作中的重头戏。

预定的时间很快到来,出于疫情防控管理,原本定下的线下宣讲改为了线上宣讲,我心中的压力自然小了很多,但是宣讲的效果就不好保证。待所有参会者进入会议之后,宣讲立即开始,宣讲持续了20分钟左右,我讲述了四位老兵的故事,讲述了中国的红色精神。在会议的最后,我希望大家能进行讨论。令我惊讶的是,有一位参会者并不是青年志愿者,而是社区的一名工作者,比与会的其他志愿者的年龄都要大许多,他很欣慰,我们这一代青年能有社会担当,也很感叹老兵们的革命精神,他也希望能和青年志愿者们一起,将红色精神、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此次宣讲活动让我的实践经验得到了丰富,这离不开团队成员的精心准备,也离不开那些陌生人的耐心与信任。在宣讲之前,我仅仅是将它视为一项任务,可宣讲结束之后,才发现宣讲的对象,其实是包括我在内的中国青年,人人都有青年之志,都有革命之魂,身为青年的我们,更应上下求索。


【作者:2019级本科生 易鑫源 来自单位: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王晓萍 赵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