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29 20:57:37
点击: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阵阵微风吹在脸上,又重新唤起了我对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记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趁着暑假的机会,老家同为唐山的我们踏上了探访和追寻李大钊先生的路程,重温那段红色记忆,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社会实践的第一站是李大钊故居,我们来到了李大钊先生的老家——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古老的砖墙,嘀嗒的雨声,历史与现实交错,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个艰苦奋斗的时代。走进李大钊故居的大门,直接映入眼帘的便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李大钊故居是其祖父于1881年修造的,这座宅院是冀东农村典型的穿堂院形式。房屋为砖木结构,周围有砖墙环绕,整体建筑坐北朝南。故居分为前院、中院、后院,我们逐间参观。锅灶、立柜、春凳、八仙桌……每一样物品的身上都存留着时间的印记,向我们诉说着那段时光的不易。
社会实践的第二站是李大钊纪念馆。步入李大钊纪念馆广场,八根功绩柱矗立中央,气势宏大。三十八级台阶寓意李大钊走过的三十八年历程,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李大钊纪念馆进入视线,白墙灰瓦,让人感受到庄严和肃穆。管内主要陈列了李大钊先生的生平事迹、相关手稿与书籍,还有一些场景的复原。当我在馆内看到李大钊先生曾在《青春》中写到的:“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我的内心突然大受触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先辈们对于青年的期许,也感受到了肩上责任之厚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先生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百年前的中国贫穷积弱,百年后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而我们将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不朽贡献的革命先烈。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学习革命先烈的优秀品格与革命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努力前行的力量。
【作者:2020级本科生 李炎净 来自单位:数学学院 责编:王浩铭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