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2 20:29:49
点击:
今天是悠长暑假的倒数第二天。夏日总是令人怀念的,我想抓住假期的小尾巴,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一年来的惊喜收获。
我是梦星河古意创新转化团队的梁一,很荣幸和我的队友小伙伴一起走过了近一年项目合作历程。今年的悠长暑假,是我们团队的收官阶段,也是总结一年经验和感悟的收获期。回望我们一起经历过的项目,不同于其他重在研究的实践和比赛,作为一个中华传统文化转化项目,从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撷英,这个项目赋予了我更多情怀和诗意,也给了我一个慢下来的机会去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美学和言外之意。当时明月依旧在,在诗词中徜徉,我时常处于此情此景与古人共赏的意境之中。所以,我很享受本次实践的过程,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团队共同进步。
我们的团队成员多才多艺,相处融洽和谐,工作节奏和工作量安排合理,时常出现很棒的想法。本次暑假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实践前开会商讨,集思广益,总结了上半年的成果和国教老师的评价,并对下一步任务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暑假期间,我们的团队主要针对文创产品的实地转化,以及后期的宣传渠道进行了最后攻坚。
我们团队的初心来自于传统文化走到今日的起起伏伏。一方面,围绕国潮衍生的文化产品生生不息,如动漫IP、游戏、盲盒、服饰、饮品、文创文具等,收获了年轻人的喜爱、讨论和购买。但在繁荣背后也暗含式微趋势,国潮市场存在国风元素堆砌、传统意象被曲解、国际市场传播的文化鸿沟、传统手艺后继无人、文化市场追求快速变现、缺乏沉下心来认真查阅校对古籍的态度、不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核上下细功夫等问题,使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受阻。
我虽然不是中文系专业,但是从小到大一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也在塑造我的价值观上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诗句中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着实可爱讨喜,平日里我也有坚持背古诗词的习惯,每当发现了惊艳岁月的诗词,我便如沧海拾英一样感到快乐。因此能参与到以振兴传统文化为己任的项目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十分有成就感的。
初期阶段是大家的集思广益阶段,第一阶段立项书的撰写主要从选择切入点、受众群体态度调研、意象挖掘、传播的创意内容、传播形式、产品设计理念等角度进行设计。随后我根据上传统文化国学课、艺术学院开办的民俗艺术转化课程的经验、国内外市场上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以及上本专业品牌策划课提到的老字号的再调查,写成了下表的创意思维导图。最后根据项目资金情况和团队指导老师戴元初老师的建议,考虑到短短一年的时间更适合做好原创内容,因此我们暂时放弃了注册商标、成立公司自负盈亏的模式,潜下心来对“鲤鱼和红豆”两大意象进行深度挖掘。寒假期间,我负责两大意象——鲤鱼和红豆的多重含义挖掘整理,以及围绕鲤鱼和红豆的历史典故、情感意境展开故事创作。围绕红豆和鲤鱼,知网上并没有太多可供参考的资料,论文也多以植物、养殖、故事剧本创作、食品加工展开,因此我使用了古诗文网进行意象搜索,难以查到的诗词则参考了纸质的古诗词鉴赏辞典和古代汉语词典,以及网络资料。特别的是,鲤鱼更深入平常百姓家,作为民俗的一部分,我也参看了许多民俗的表现形式以及曾经的民俗课(创意转化课和田野里的中国历史课)的笔记资料。
此外,我还原创了五个故事,共约一万三千字,分别围绕当代亲情关系、学习生活、耳熟能详的经典古文等同龄人的生活经历来创作,并发布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上。其实,古老的国家,无不闪烁着人文剧情。我很爱写故事,故事既能够让我更好地联结古代与现代共通的情感表达,也能够以更通俗形象的方式宣传被我们束之高阁的传统文学。
这个暑假周六日的休息空余,我从中再次精炼了13首古诗,从体裁和含义的维度选择了适合放在纸质材料(如书信、本子)上,且与我们的设计风格相辅相成的短句。考虑到书信传达信息的功能、表达情感的基本功能以及当代青年群体的审美需求,我主要挑选了鲤鱼传书、红豆寄相思的典型意象,在设计上也更加容易表现;选择的诗句多为大家朗朗上口、清新不俗、寓意明晰的短句。文字看似是产品上的装饰点缀,但实则最应注意内容是否有歧义和贬义,比如有的诗词是寻花问柳、故国哀思之意,虽具有无差别的审美价值,但考虑到受众人群,尤其应查阅资料,斟酌考虑后再传播。
此外,我还尝试寻找古诗词原文的翻译版本或者意思相似的外文诗选,但鉴于古诗词数量庞大,并未搜索到受到广泛认可的诗词翻译,但仍有众多网友尝试翻译,也有兼具美感和准确性的翻译作品——这让我感受了志同道合的网友对古诗词之美的喜爱和支持。而对于鲤鱼和红豆这两个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经常出现的经典形象,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我并没有从外文诗中找到场景相似的诗句,但是仍有许多表达相思的佳句可供参考。暑假这次跨越中西文化的检索过程,我得到了很多优美的诗句,有种“江月年年望相似”之感,不禁令我感叹语言的魅力是多样且无穷的。有人说,现在是读诗写诗的年纪,但我之前只摘抄过只言片语,没有深入沉浸在诗人创造的美妙世界里。这次的搜集也是一次学习体悟之旅,使我深深爱上了诗词。
此外,我这次也有了一个和厂家对接的机会,我负责寻找合适的纸质来生产加工明信片。网上虽厂家众多,材质也多种多样,从不同薄厚度、不同颜色到不同特效,应有尽有;但是考虑到后期推广宣传,选择真正合适自己的设计风格的纸张还是要先购买样品进行实际对照。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从书面落到实处的文创产品,每一个步骤都应该自己斟酌。虽然这个制作过程还称不上“工匠精神”,但是对待传统文化仍应怀有匠心,用时间去去芜存菁,而暑假正是一个让人踏实下来思考的时期。传统文化带给我许多馈赠,她教我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审美,如何获得精神上的诗意。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文创作品应兼具美感与文化价值,对文化怀有敬意,而不是只流于形式上的装饰,才能让人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我们的暑假虽即将结束,但在团队合作时期培养的对古诗词文化的喜爱会永不消退。
【作者:2019级本科生 梁一 来自单位:新闻学院 责编:王浩铭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