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希望”社会实践队成员 任君敏

发布时间:2021/09/03 20:36:48   点击:  

9月3日 星期五 晴

“社会实践完美结束,大家都辛苦啦!”

告别过后,我退出腾讯会议,暑假的社会实践也正式画下了句号。回顾八月,因为“希望”和“志愿”,身处祖国各地的我们和山东的几名初中生产生了短暂的交集。也正是因为“希望”和“志愿”,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为孩子们实现梦想而助力。

今年八月,我们团队的同学联系了济南市舜源社区的三名初中生。经过实地去孩子家与其进行沟通后,我们计划为孩子们带来英语课和生物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孩子们从一开始的腼腆羞涩,到后来的认真积极,一道一道英语阅读,一个一个生物知识点,连接了师生,也充实了彼此的暑假生活。我们团队在寒假时已经有过相关活动经历,这一次面对更多的孩子、更丰富的课程,也有了更充足的信心和经验。课前,老师们都会认真备课,在QQ群里讨论课程进度,分享孩子们今天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学习计划,让孩子们得到更多的知识;同时,老师们也会积极和孩子们沟通,确保所讲知识孩子们都能理解。课上,我们实行“讲练读”模式,即以“希望小屋”实践团队成员讲述为主、孩子的自我练习为辅,附加课外阅读的特色环节。“讲练读”模式是我们团队成员在寒假中发现的一种有效上课模式,运用到这次的辅导中,也有了显著成效。课后,老师们还会视当天的学习情况为孩子们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当天的知识,让孩子们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教育不同于灌注满一桶水,而更像是点燃一捧火焰,单纯的记忆不等于学习与思考,亦对孩子的创造性没有帮助。在这一个月的活动中,我意识到不仅是我们给孩子传授知识,孩子同样也是我们的“老师”。虽然我们双方接触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节课,但心灵的碰撞带来的影响是永恒的。教育并不局限于课本,而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带着好奇和谦逊观察这个世界的意愿。秋风习习,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带着暑假学到的“新知识”,我们都将踏上新的旅程。


【作者:2019级本科生 任君敏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王浩铭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