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 张志卓

发布时间:2021/12/09 09:17:29   点击:  

12月9日 星期四 多云

今天,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线上举办了第三十五期赋能讲坛,有幸邀请到了山东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郭春生教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报告。他主要讲了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分享了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挑战杯”系列竞赛和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故事。我听完报告,感觉受益匪浅。

郭院长首先分享了他带领学生参加节能减排大赛的故事,从2016年的初次尝试,到斩获国一,实现国一零的突破。光鲜的成绩背后有太多动人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6年机电学院有几个大三的学生找到他,说要参加节能减排大赛。大三再参加大赛只能是单纯凭着一股热爱与兴趣。但正是这股子热爱和坚持,他们发挥着自己作为机电学子的优势,在节能减排大赛上初露头角。虽然只获得国家级三等奖,但由此产生的“传帮带”效应已经在学院里埋下种子,只待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从2016年之后,每年机电学院学子都会在节能减排大赛中获得奖项,上一届获奖的学长学姐们指导学弟学妹们参加大赛,“传帮带”的效果明显,不久机电学院就在节能减排大赛里斩获了国家级一等奖。那一个个复杂的结构、精密的装置背后是一位位学子为之付出的汗水,身为大一的我虽然看不懂背后的原理,但能真实感受到学长学姐们为之付出的心血,也激励着我自己在今后的时光里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奋斗。

接着郭院长分享了参加这些大赛的经验,他说首先要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调研这个想法之前有没有人做过,自己的想法与前人的想法相比有哪些创新点。接着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最后提出一个新颖的结论。在提问环节我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身为大一的我们提出的科创想法可能看起来太普通怎么办。郭院长说,不要怕提出的想法简单,通过这个大赛你能结交到其他学院的同学、朋友,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查阅文献、学习相关软件的应用、如何组织协调一支科创队伍等等。即使最终没有获奖,大赛也提高了你的综合能力,为之后继续参加比赛积累了经验。

这次赋能讲坛主要讲了参加大赛的经验,让我们这些“懵懵懂懂”的大一新生对大赛有了一定的了解,真正为我们“赋能”。我们应该先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努力在平常的生活里做一个有心人,有一个自己的想法并将其付诸实践,结果不是最重要的,享受整个比赛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2021级本科生 张志卓 来自单位:能动学院 责编:周长瑞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