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3 20:44:16
点击: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夏夜很美是因为空气的黏性大”,文艺感与“无厘头”并存;讲坛上计算流体力学知识输出滔滔不绝,课堂上弹泡泡也玩得不亦乐乎。如果谈起有趣的老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同学们可能会不约而同想起王京盈老师。
今晚的流体力学漫谈选修课上依旧座无虚席。尽管是流体力学中比较深奥的内容,王老师也总有办法注入趣味。非牛顿流体的展示传阅使非理工科的同学们大感神奇。小小一瓶泡泡水,让我们这些大孩子们跃跃欲试,上台同学怎么也吹不大的泡泡引得老师一句“你的生活这么琐碎吗”的调侃,哄堂大笑过后,大家也更加理解了何为液体的表面张力。
我第一次见到这位独特的老师是在赋能讲坛上,那次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我依旧能记得王老师从高超声速飞行器、上气道呼吸流动体外仿真、古生物研究如此迥异的三个方面向我们生动展示了计算流体力学应用的广阔天地。无论是医疗中的血栓疏通,还是古生物领域飞行姿态研究,在高性能计算机应用开发下,流体力学像是长出了三头六臂,大有可为。在活跃的讲坛氛围中,加上ppt上的各种表情包、老师滑稽的动作、幽默的语言,让我们真正在学习中感到了快乐。专业知识也能用贴近实际生活的语言生动表达出来,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的讲坛让我们意犹未尽。
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大学中,很多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我们机械制图的刘老师上课时“语出惊人”:“你要是困,你就放心大胆地睡,不迷糊了再听。”教我们理论力学的老师上课时总会转悠不停,严格又耐心地查看每一位同学的课上习题情况。还有一次次的做错题后宽慰我们“不要紧”的老师,每次早到半小时来解答学生问题的老师……这么多的老师,千人千面,却有着同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是他们,造就了我们山大记忆中的温暖一隅。
【作者:2020级本科生 孙学倩 来自单位:能动学院 责编:何语轩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