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化学讲座聆听者 岳真名

发布时间:2022/03/27 22:51:51     

3月27日 星期日 晴

考古化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它是两个学科怎样的融合?带着这样的疑问与好奇,我在今晚七点走进了苑世领老师的课堂。

高中同时选择了化学与历史学科的我对考古化学的学科融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我总觉得它只是用考古的方法与思路和化学的仪器与科技分工解决现实问题,没有进一步思考它是怎样的一种结合。听老师讲解后我才知道考古是想知道过去的事情,而化学研究的是逻辑的事情,考古化学的目的是证伪、文物保护以及解决疑问,而化学就是落入具体事物中对其中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概念讲解之后,苑老师又列举化学在考古中的应用实例,有石棺带来的生态疑问、龋齿治疗以及四千年的面条等等,最令我感兴趣的便是最后一个。当老师展示出四千年的面条的图片时,我们都很震惊,穿越四千年,一根面条竟然还保存得如此完整。老师又进一步讲解了对其整体的研究过程,研究人员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化学显微镜进行研究,观察经过化学处理后有机残留物中的植硅体和淀粉粒,提出了猜想:喇家遗址的面条是用粟和黍而非我们今天所用的小麦制作而成。并以此为指引,选用了多种仪器设备对其猜想验证支持。听完这个事例后,我内心充满了震撼,我所了解的化学是在实验室里面对着仪器与试剂,进行着物质的探索与规律的总结,我从未想过化学可以以别样的一种方式走出实验室,“走进”考古遗址发挥着它别样的作用。

在事例讲解过程中,老师也跟我们说外国研究者会从小角度出发提出不同问题并逐一进行深入研究,这也让我明白,只有我们提的实际性问题越多,可能有的发现才能越多。学习上我们总是被鼓励使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因为枝干分出的是条条思路,而对于考古化学的研究来说亦是如此,我们需要提出一个问题并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探索答案的过程中挖掘出更多的问题,让思维的树木枝繁叶茂,让实践的成就硕果累累。

当课程结束时,我还沉浸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中,考古化学这门学科不仅仅引导我们去了解化学仪方法是如何分析解决考古问题,还使我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识有所加深,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也有所增强。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会将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为解决实际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2021级本科生 岳真名 来自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责编:黄志向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