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1 09:29:39
点击:
早晨的闹铃唤醒睡梦中的我,不同于前几日的春风微寒,还裹挟着丝丝冷意,今天的天气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温和了许多,没有那么寒气逼人。
今天的环境化学实验,是我作为本科生第一次参与的环境方面的专业性实验。上午,我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并且上网检索相关文献和视频资源,对所要做的实验再次进行了预习,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思考后和同组的同学进行了讨论,与同学沟通解决了我的一些疑问,但是还有两三个问题亟待解决,我认真记录下这些问题,打算上课时向老师进一步讨教。
下午试验开始后,我和我的组员进行了药品称量、溶液配制、吸光度值测定等一系列操作。特别是平时没接触过的吸光值的测定。吸光值的测定使用了一种新的实验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这是一种利用电子跃迁从而对物质吸光度或透过率进行测量和判定该物质的含量的常见实验仪器。经过老师通俗易懂地讲解,我们很快便熟练掌握了它的用法,观察到显示屏上呈现出波长分布数据时,我不禁感叹道这可都是有趣而又实用的实验设备,也加深了我对环境的热爱和深入学习的欲望。当然实验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遇到了样品不够、过滤时滴速过慢的问题。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进行了多次平行重复实验。同时,实验过程中的普遍的组内合作以及组间合作,与其他基础课程需要独立完成的实验也有所不同,从中也让我体会到了齐心协力,各展所长、团结协作的力量。实验结束后,我们小组开始进行试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发现在多组平行实验数据中,有一组实验数据与其他相差较大。这立刻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到底是哪一步出错了呢?我们组决定重复进行刚才的实验,只有认真仔细对待每一个实验中的小错误,才能为下次实验的成功奠定基础。此组实验数据较其他实验数据偏低,因此我们排除了正辛醇挥发、称量过少等原因,在对实验进行重复过程中,我们仔细反思刚才是否存在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仪器使用不恰当的情况,最终认为错误出在定容过程中的小失误。
忽而想起之前听过的:理论和实验的结合是学习的最佳方法。枯燥的理论由有趣的实验来调味。如果理论是指导方针.那么实践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随着实验进入尾声,天色渐晚,回去时一路上都是同方向前行的山大学子们。气温略有下降.风吹到身上有了丝丝凉意.
抬头忽而望见天边的晚霞,霞仿佛为正在前行的我们镀上了一层金边,让我们挥酒奋斗的汗水,不负韶华,为了美好未来继续前进吧。
【作者:2020级本科生 白昱新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张芳奥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