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9 21:00:09
点击:
今天,我很荣幸线上聆听了陈子江院士以“成长”为主题的“医学大家面对面”讲座。线上同时有800多人一起聆听,现场讨论交流也非常热烈,我感觉收获颇丰。
陈老师为人亲切,一开始就说她想以一个“大师姐”的身份向我们分享她的经历,主要从“为什么学医”“我们怎样做个好医生”以及“个人亲身经历分享”等部分展开。
在为什么学医方面,陈老师说年轻人要有家国情怀,她希望我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她告诉我们人要追求上进,追求卓越,因为这是来自基因的生命原动力。陈老师以“精子逆地心引力而奋力前行”为例,向我们形象说明了生命本身的动力,阐明了人的原动力就是克服自己,上进是本能。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么生动又形象的例子,这让我感觉我们人在最初生命的开始,就展现给世界一个积极向上的姿态,这让现在的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努力?
随后,陈老师还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个好医生。首先她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医者:医者要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保持终身学习、终身奉献、承担责任的品格。同时,她列具了多个医者榜样,如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山东妇产科学的开拓者苏应宽教授,以及“国有难,召必应,战必胜”的钟南山院士。陈老师在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时候说,做一个好医生,要“不忘初心,快乐工作”,要有崇高的理想加上不懈的奋斗。不论是无怨无悔的知青岁月,还是风华正茂的大学时光,抑或是迷茫艰苦的研究生岁月,陈老师总是牢记她父亲说的那句话:“你总得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一句朴实的话,却道出了不凡的心。
最后,陈老师还将自己关于怎么当医生的体会分享给我们,她告诉我们要感恩患者,因为是患者的信赖给予她勇气;要感恩老师,是老师的鞭策与教导、严谨治学让她立德为医;要感恩学生,感谢学生的尊重与包容,也希望学生当老师后,继续传承师德医风。
今天的讲座,陈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话给我们讲了很多不俗的道理,陈老师格局之大,让我也得到了我一直内心困惑的问题的答案,因为在读博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让我想懈怠、想退缩。今天,我从陈老师的话语中找到了答案,因为所有人失败都要比成功多,但是执着总会有收获,我要对自己的研究有信心,要学会在精神上奖赏自己,鞭策自己,不忘初心,努力前行。
【作者:2020级博士研究生 张文哲 来自单位:第一临床学院 责编:朱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