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6 20:22:02
点击:
本学期选修了张亚盟老师的考古学与世界文明史,我跟着老师从史前游览到希腊埃及,饱览了世界文明光辉灿烂的征程。上节课老师答应带我们去参观文化遗产研究院实验室,期待了一周,今天下午准时集合在博物馆西门。
博物馆来过两次了,却不知道还藏有这么一个宝地。我们三十多个人跟着张老师鱼贯而入,先参观了一楼,才知道考古下面还细分了这么多的研究方向:有研究出土小麦、稻谷等的植物考古;有研究各种动物骨骼的动物考古;最让我惊讶的还是人骨考古,学长给我们详细讲解了玻璃柜里的标本,有男人、女人、小孩,甚至有未出世的婴儿和脑积水患者的头骨,还有被钝器击打致死的人的头骨,不一而足。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仔细听讲。
上二楼后,老师先传过来一份介绍,仔细一看原来是玉石器考古,讲述了考古发现的牙璋和绿松石龙形器头部,可惜实验室的新设备因为疫情原因卡在海关无法进入,我们也就无缘参观;然后进到了冶金器考古实验室参观,研究生学姐给我们传看了青铜器;还有环境考古、陶器考古、丝绸考古以及张老师主攻的古人类演化等许多研究方向,虽然知道考古学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但还是第一次如此直观感觉到考古是一个如此庞大的体系。
下楼之后原以为要结束了,没想到还有一个巨大的惊喜在等着我们。张老师带我们坐一个能装二十多人的大电梯下了负一楼,电梯门一开就感受到了地下特有的阴凉和湿冷,往里走还有一个像车间一样的大实验室。听到走在前面的同学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我也按耐不住加快了脚步,然后毫无疑问地“哇”了出来:毕竟谁能在一个完整的棺椁和车马坑面前冷静下来呢?曾经在纪录片中见过无数次类似的情景,但当它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才感觉心跳如雷。实验室的学姐介绍车马坑是曾侯宝的陪葬,处于春秋中期,是大名鼎鼎曾侯乙的祖先,我的震撼又甚。
另一个棺椁的主人仍不确定,但也是春秋时期,我们能看到上面朱砂沉积留下的红色,人体骨骼留下的压痕,身旁的巾风化后留下的金丝,以及已经被移走的主人身上佩戴的玉玦等。一个躺了两千多年的人留下的痕迹近乎完整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大家围在四周久久不肯离去,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学姐也一一耐心解答,最后还给我们介绍了实验室里的3D打印机。这也是这次参观给我带来的另一个强烈感受——科技考古,无论是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与观察,还是模拟人类演化和环境变化,科技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使考古更加高效与系统化。
参观结束了,从负一楼上来,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感觉像是做了一场不真实的梦,却又如此深刻。此时此刻我只想问一句:山大,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作者:2021级本科生 张艺涵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朱炜明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