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3 20:59:08
点击:
“我失去了我的春天。”
“但你为别人创造了春天。”
这是今日槐荫区疫情专班的工作接近尾声时,我身边的两位省市疾控专家老师之间的对话。
朴素的只言片语成了我眼中的熠熠星辉。我不禁为之动容,也回想起和同学们作为抗疫志愿者这一路走来的所有。
4月17日上午,在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嘱托与欢送之后,我与其余五名研究生同学一起踏上了济南市槐荫区抗疫工作的征途。
最初的动机其实掺杂了许多,想要短暂逃离现有生活,想要人生能有更多光,想要济南市清零的工作里有那么一份努力是属于我的。那时我相信这是属于我自己的里程碑,而至今短短半月余的日夜也证明了,我的预判没有败给现实。虽然于整体抗疫工作而言,我极其渺小,但于我而言,这段经历弥足珍贵。
重复的电话调查和报告整理,枯燥的表格录入与文书撰写,人情世故间的反复推拉,流调组的工作大概可以概括如此。看似技术难度不高,切身体会后,成为了我眼中最接近于侦探的工作。我从小读福尔摩斯长大,世界上所有的侦探在我眼里的共同点,便都是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故而自带光环。流调组的老师们在我眼中也都是有着自身独特色彩的侦探,通过堪比埃勒里奎因的逻辑流和语言技术不断丰富着调查笔记,同时游走于现场,用演绎推理的方式落实每处风险点,而疫情正是在快速精准的工作下才得到及时防控。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推理小说里的看客,社会面清零的瞬间我的激动和喜悦等同于戏剧的最高潮凶手揭晓的瞬间,真正的主角既各位侦探在那一刻的光环才是最盛。故事终会落下帷幕,但故事属于侦探,侦探在他们的故事中永远封神。
集中办公后,服从统一调度,我由流调组成员转至信息组。在这里,跟随老师学习溯源和传播链的梳理,也更立体地体会到济南市此次疫情工作上的宏观架构。到今日为止,我来到槐荫疫情专班虽然仅十七日,但留存的记忆已足够占据大脑中的重要位置。来此之前,我也曾迷茫过,学习公共卫生的意义到底何在;也曾思考过,本科时在医院和疾控实习的时间同样都是半年,在医院的经历仍历历在目,在疾控的回忆却难以具象,以后的人生难道要如此混沌虚耗吗?我也曾信誓旦旦地诵读过希波克拉底誓言,可我的所学真的能为促进生命健康付诸实践吗?经历这十七日,诸多疑惑尽数解开。所有疾控人,都配被称为白衣天使。我们每个公卫人,也都可以骄傲。
仅以此纪念此段经历和此间结识的工作量远大于我比我更辛苦的其他同学们和老师们。
【作者:2020级硕士研究生 萧阳 来自单位:公卫学院 责编:张芳奥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