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30 19:30:40
点击:
6月30日是我们“夕望”社会实践队活动开始的第一天。下午两点四十分,与提前联系好的居委会干部碰面后,我们便来到了花园小区的小礼堂中。
静静等待十分钟后,党员大会结束,我们的宋雨超同学上前为在座的数十位叔叔阿姨们开展了关于口腔健康的相关知识科普,包括但不限于老年人牙齿脱落的原因、如何预防牙列缺损以及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接下来发放宣传册及问卷的过程中,我遇到一位很有意思的老人。他年老却不服老,自信却不自傲,他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与期待。而提到口腔状况对他的负面影响时,他总是自信满满地说:“这种情况我可从来没有过啊。”
我喜欢这位老人的性格,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我想要的品质:自信。我曾一度认为自己是一个自信的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明白,我曾拥有的“自信”只来源于那份能够胜过他人的虚假的排名与分数。而当我遇到了更加优秀的同学时,这份“自信”便消失了。它似乎只是无根之萍,失去了凭依物便会随波逐流,无影无踪。可这份虚假的自信也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那种源于自身的、不依靠于外物而存在的自信。
就像长久以来,我总不明白自己害怕的根源在哪里。我一直认为自己不在乎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的想法,可外向活泼的我在展现自己时却总是扭扭捏捏;我说我只在乎重要的朋友和家人们的想法,可我也总担心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因为能力不足而没有办法站在他们身边。但是想想说到底,其实依然是我对自己缺乏自信。
可是,这份自信该从何而来?我明白当我真的做出好成绩时,自信心就会像正反馈一样向我涌来,可在那之前呢?那份最初的自信该从哪来呢?我想了想,想到今天的那位老人,他就像是那种故事中常见的乐天派主人公,给大家带来欢喜,好像不管前方有什么艰难险阻都不会有多余的担心。这样的主人公,往往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不过多在意他人的看法,拥有自己的主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前行、努力和奋斗。
而对我来说,我能够学到的便是,从思想上提升自己,提高自身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更高的角度来俯视自己。书籍报刊、期刊文献、访谈研究,都无法直接告诉我方法或给予我答案,但在阅读他们的过程中,我却能从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方式。
疫情笼罩下这两年的社会实践都没能像今天这样,让我走进社会,见到不同的人,了解他们的生活,见识他们的生活态度与思维方式——这正是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吧。
【作者:2019级本科生 刘晓龙 来自单位:口腔医学院 责编:黄志向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