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成员 刘畅

发布时间:2022/07/03 20:42:41   点击:  

7月3日 星期日 阴

“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今天,我们邀请了山东大学学生急救协会来为山东大学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进行了急救培训,给支教前的我们上了一堂关于“生命”的课。

“全世界每年都会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又有70%的病人因为不能及时送到医院而停止了心跳。若从猝死发生到获得第一目击者的心肺复苏术的时间<4min时,患者生存率可高达60%-75%;而超过10min,生存率趋于0。”大屏幕上的数据触目惊心,却也让我们知道,如果人人都能学会急救知识,或许能有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在进行急救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操作步骤:评估环境、救护员体位、判断意识、高声呼救、翻转体位、判断呼吸心跳、胸外按压、打开气道、人工呼吸、复原体位。负责本次进行急救知识讲解的苗英湄同学提出,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伸出援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挽救生命。首先讲解的是“与死神争分夺秒”的心肺复苏术,按压部位、按压姿势、按压频率……无论是理论的讲解还是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苗英湄同学都保持着一丝不苟、细致严谨的态度。生命安全无小事,时刻心怀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是我们作为医学生最基本的责任与担当。

AED的使用、创伤止血、绷带包扎……线上进行的支教模式或许并不需要每一位队员精通救助技巧,但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宁可一生无用武之地,也不愿看到生命在眼前消逝却无能为力。在既往的公众急救案例里能够感受到公众急救的三大痛点:不会救、不敢救、不能救,随着对急救科学发展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在紧急时刻实时救助的行为表达了赞同与支持,也有越来越多掌握急救知识的人愿意挺身而出,为患者守住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作为支教团的成员,更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我们站在先辈的肩上,带着知识奔赴,以教育传递灵魂的温度,以行动传递医者的精神,跬步向千里,溪流汇江河。在孩子们的诵读声里,就是教育的凝聚,下一次挺身而出,就是生命的延续。


【作者:2020级本科生 刘畅 来自单位:护理与康复学院 责编:周长瑞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