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 邢昭毅

发布时间:2022/08/22 19:10:16   点击:  

8月22日 星期一 多云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与同学依托校区驻地和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山海相逢”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探寻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时至今日本次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立足真知长才干,在实践中把专业进行到底。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817公里,海洋特色和区位、资源优势突出,海洋生态环境在青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实践前期,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对青岛海域的主要污染状况有了基本的认识:赤潮绿潮、陆源污染、海上突发事件、海洋养殖是青岛海域生态环境的主要威胁。我们针对黄海水质进行了调查,并以鳌山湾畔海水作为样本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充分地了解了海洋水质的评价标准,对具体检测手段技术进行了学习、应用。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靠近海泉湾、人工岛和大桥滩出现磷营养元素限制,位于湾口附近的鳌山码头、七沟村和女岛港沿岸的硅浓度低于其生长阈值,造成该调查海域为硅营养元素限制,这为区域海洋渔业、养殖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亦为后续调查提供了方向指引。

了解政策方针,“国之权衡、时之准绳”记于心。我们团队针对我国现行的海洋保护法律法规和青岛市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相关对策进行了研读。在研读过程中我们充分了解了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历程,并对《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进行了详细了解。在研读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国家和青岛政府在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所做出的的努力,明确了相关政策法规,坚定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信心。

没有结束的社会实践——思考仍在延续。体验社会、感受民情,为社会发展作贡献,这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留给我的深深思索。作为环境学子,我辈自当通过实地调研等形式,在实践中感悟时代发展,展现青年力量。


【作者:2020级本科生 邢昭毅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何悦宁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