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5 20:00:42
点击:
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被透过窗帘的丝缕阳光照出了身影,微带燥意的风盘旋几圈后钻进了发梢,鸟鸣声和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在大自然的注视中纷飞开来。新的一天开始了!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阅读文献。作为一个科研小白,从大一到大二,本科生教学计划内实验已经做了不少,课程外的实验室实验虽然也有接触,但是独立开展实验还是第一次。在老师的介绍下,我对本研究领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要想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还需要自身更多的努力。迈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的第一步,必然是要广泛阅读大量文献,积极了解前人做出的尝试和努力、提出的问题和展望。显然,比起研究性文章,综述类文章对我这个科研小白更为友好。
但即使是这样,在打开文章看见页码——足足有32页时,仍让我大吃一惊!滑动着一页又一页的文献,知难而退的阴云笼罩在我头顶,这可怎么看呀?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决定先从线上课程学习一下综述类文献的的看法。经过简单了解之后,我决定先详细阅读文献的摘要和前言,而后再阅读研究方法,最后阅读前景与展望。当我再一次翻开文献,遇到的第二个“拦路虎”是通篇的学术英语。这时翻译软件无疑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与此同时,我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接下来的两年时光里积极学习英语,争取做到通读文献无障碍。在解决了这两大难题之后,阅读文献显然顺畅了许多,在读完这篇文献之后我也对光热转化原理有了基本的认识。
晚上七点整,组会正式开始。师姐针对她上周所做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汇报,详实的数据与精美的数据展示图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师兄则是针对他上周所读的文献进行了展示,悦目的ppt排版与细致的讲解,加深了我对光热转化领域的认识,更让我意识到自己阅读文献存在理解不透彻的问题。会后,我与马老师进行了沟通,针对我提出的自我感觉文献阅读速度过慢的问题,老师鼓励我说:“看文献初期就是这样,等到看完二三十篇文献之后,总结出了自己看文献的方法,情况便会大有好转。”想来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吧。
进入了一个新的课题组,面对新的研究领域,无疑对我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也自当坚定信心,坚持不懈,争做“有志者”,在“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之处,觅得“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作者:2020级本科生 邢昭毅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罗霞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