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4 19:51:44
点击:
今天是暑假正式结束的一天,回顾这两个多月的时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我在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参与的山东乡村彩礼调研实践活动。
彩礼作为农村的传统婚俗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次调研,在访谈不同年龄层的村民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彩礼习俗的变化,也感悟到了乡村彩礼调研的重要意义。
从新中国成立直至上世纪80年代前后,乡村彩礼的内容大体上变化不大,由于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农民们没有多余的财产来给予名目多样的彩礼,但老祖宗们传下来的习俗又深深扎根在人们的意识中,于是彩礼习俗留存了下来。上世纪50、60年代人们通常将用红包袱包着布送给女方让其裁衣,作为最基本的彩礼;到了上世纪70年代,工业发展,市面上流行成品衣裳,于是送布变成了送成品衣物,这一彩礼形式直至2000年代前后仍然存在。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出现了先进的代步工具——自行车、摩托车;90年代之后,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又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于是在彩礼和女方的嫁妆中也逐渐出现这些物品。步入21世纪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又出现送金、送钱的彩礼,且至今为止,数额不断攀升。彩礼的名目增多,数额增长是反映着农民的生活不断富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调查显示,近年来,“天价彩礼”又作为一个结婚难题,困扰着许多青年。由此可见,彩礼问题事关社会民俗,是我们了解社会、透视社会,发现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与本次山东乡村彩礼调研活动也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个人能力。这是我第一次进行实地调研,与村民们进行交流沟通,对于不善交流的我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从必须有朋友陪伴,畏畏缩缩不敢去主动搭话,到主动搜索“目标人物”,与被访谈人相谈甚欢,在这一过程中,我掌握了更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也克服了心中的“社交恐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地调研实际上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工作。确定访谈问题,合理选择被访谈人,解决访谈过程中遇到的突发情况,这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张开嘴,迈开腿”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在收集相关资料的时候,怎样才能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什么样的资料可以用,资料应该怎么排序,这些问题也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文献的寻找、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另外,在最终整理访谈资料的时候,我深刻体会到了严谨与求实的重要性。保证材料的原始与真实性是历史研究者必须具备的学术品质,也是我们团队所秉持的基本原则。我们的团队虽然在全省的不同市进行调研,但也是竭尽所能地互相帮助和支持,老师与队友们都给予了我许多指导与帮助。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对我们多方面的提升,我们当代大学生就是要既可以埋头苦读深耕学术,也可以深入基层体悟社会,这也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教会我的最重要的东西。
【作者:2021级本科生 刘梓萌 来自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责编:刘占芬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