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4 19:46:56
点击: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求,更好地深入农村基层,了解“非遗”文化传承困扰,临近暑期,我组建了以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为主体构成的“刻刀飞转年味流传”——山东大学妙不榼言调研团新时代榼子再创团队,对葛村榼子进行寻访,重现非遗之美。回顾本次社会实践带队,我深有感触。本次实践为期18天,我带领团队走访青岛即墨葛村榼子实体店与手工作坊,观察榼子的创作流程,通过与传承人王承厚先生的交谈,了解到了榼子的传统技艺与花样纹饰以及发展现状。
7月17日的调研过后,资料整理工作如期开展。团队通过研究榼子现状发展,结合榼子传承性、文化性、创新性,敲定制作榼子宣传海报,研发榼子传统纹样相关文创产品和系列插画等,以拓宽榼子的传播范围与知名度。我结合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将本次社会实践步骤分为查找资料、分类汇总、纹样提取、头脑风暴、竞品分析、形态应用与转化。工作流程划分好后,团队成员信心十足!
纹样提取算是本次实践的重点,AI提取矢量图纹样的线条更流畅,更贴合传统。我们勾画榼子的参照图并非一比一还原,并且榼子属于纯手工艺术,纹样会有些许偏差,因此我们需要将榼子纹样从3D转化为2D平面图,对一些资料不清晰的图案进行二次转化,最终提取完成。
榼子纹样与老字号结合是我的一个创新点,近年来随着“非遗”热持续升温,“非遗”的内涵及价值在各类大众传播实践中得到愈加广泛的传递,并且传播促传承的效应已经显现,或许传统纹样与传统文化的交织可以编写出新时代“非遗”的火花。对于榼子纹样的衍生品,我们团队提出纹样与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相结合,依据不同节气赋予其不同的纹样,并进行纹样平面化概念推广设计的想法,最终产出28份纹样提取和榼子再创海报。
经过本次社会实践,我认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是记录民族历史的重要符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重要枢纽。我们此次实践旨在深入农村基层,了解“非遗”文化传承困扰,以实践促才干、以行动促传承、以宣传促发展,真正让传统民族文化得以弘扬。此次榼子再创的三大目标是传承、再设计、发扬。我们团队希望以产品为媒介,更好地体现葛村榼子区域文化,讲好属于我们团队与传统文化的故事;希望能在产品的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实际需要。
团队部分纹样展示


团队部分海报展示

【作者:2020级本科生 宋蕊 来自单位:机械学院 责编:卞悦悦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