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 朱芮莹

发布时间:2022/09/16 20:00:45   点击:  

9月16日 星期五 雨

2022年暑假,我有幸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参与红色剧本演绎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课题,开展这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调研。

在选题时,我便被这个课题深深吸引。高校思政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当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新问题、新挑战。红色“剧本杀”多以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为题材,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让年轻人在娱乐的过程中收获历史知识,自主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但是市场上的“剧本杀”游戏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始终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监管的不力、剧本的劣质、受众的局限等消极因素会消解蕴藏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本课题将传统的红色“剧本杀”进行创新和改进,再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我很期待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见证二者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实践过程中,我通过线上的方式了解了红色剧本演绎《三湾改编》。它具有灯光装置、NPC剧场以及沉浸式红色空间,玩家可以扮演郭玉清、吴涛、袁姗等剧本人物,包括交流环节、推理环节、解密环节、扮演环节、总结环节、沙盘游戏等多层次的演绎流程。在总结环节,体验者还需要通过讨论,总结“四一二”政变之后共产党员容易遭受清洗的原因、当时我党存在的内外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一步走进三湾改编。

同时,我作为线上组,采用了对比试验的方法,体验了市场爆款红色“剧本杀”《兵临城下》,由此对比红色“剧本杀”和红色剧本演绎各自的优缺点,使二者取长补短。同时,采用线上的方式也能够测试线上体验红色剧本的真实效果,推动后续红色剧本演绎的线上研发进程。线上剧本采用腾讯会议与微信相结合的方式,在腾讯会议中,各玩家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并通过讨论组和微信分别讨论;线上组负责人担任DM,在剧本开始前为各玩家发放人物剧本并讲解故事背景,各玩家在体验中积极交流,顺利完成红色剧本杀的体验。

最后,我们撰写了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并结合实践结果撰写学术论文。本次社会实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思政课不一定要追求严肃,用鲜活的方式也可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效果。


【作者:2020级本科生 朱芮莹 来自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李真真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