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7 20:06:41
点击:
伴着制动系统所带来的厚重却又尖锐的巨响,已疾驰六百多公里的列车渐渐放缓了脚步。当身前的车门猛地开启,络绎来往的人流连同灿烂明亮的灯火一齐映入我的眼帘之时,我立刻便明白,这一定就是规模恢弘的济南站——我期盼了很久的地方。
从山海关出发,一路南下,虽然坐的是高铁,但到济南也花了三个半小时。尽管我只身一人,幸运的是,邻座恰巧坐的是软件园校区的一位大二学长。在他的介绍和陪伴下,即使双脚还没有迈进校门,我的心里便已有了对校园生活的憧憬,漫长的行程也稍纵即逝。从学长脸上的笑容中,我读懂了山大的样貌。
经历简要的接站流程,我正式进入了大学校园。因入秋的缘故,夜里的济南不算暖和,但一路上见过了志愿者的亲切,再凉的风也不会使我的心冷却下来了。转眼到了今天,也就是9月17日,来校的第三天,我的心情依然和十五日的晚间一样,熨着浅浅的一层温暖。
有时候,喜欢上一样东西,并不需要过于炽热的情感激荡;真正的尊重和喜爱,往往出自生活细节的渲染。在新生隔离期间,各色摊位早已在宿舍楼旁支好,在志愿者们的操持下轮班开张,很好地保障了大家的生活需要;当我第一次来快递驿站取件,值班老师的耐心教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在我因弄不懂宿舍楼内的设施而焦急时,都有学长伸出援手,教我很快适应了操作。
三天来,从高铁上学长热情的介绍,到现在我坐在桌前,在电脑上写出这些文字时,身后舍友们友善的交流,正是这种种细小晶莹的生活碎片,勾勒了山大在我心里的第一印象。
而山大给我的印象不止于此。
谈及我所在的洪家楼校区,大家往往说:面积不大,简朴低调。建立在济南市中心,墙外便是高楼大厦、灯火辉煌。有时看向窗外,我也会想,我们的学校究竟是如何在这世俗烟火的中心处,维持得了自身的方寸清净的?但又一想,“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虽然还没有正式上课,未来得及同名师会面,但这几日我所亲历的点滴温暖,恰恰显示出这样一座校园里,师生间反而流传着一种尤为磅礴的文明风尚。而这大概也就是我们的校园之所以立足于红尘,却不为其所沾染的力量之本。这种崇高的素质,在我看来,也许正是一代学人淡然超脱的风骨的写照。
友爱的师生,优雅的环境,想到这些,我的心间不由得充满了希望。
【作者:2022级本科生 孟星印 来自单位:外语学院 责编:何语轩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