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文化体验参加者 薛艳舂

发布时间:2022/09/29 20:17:59   点击:  

9月29日 星期四 晴

上午八点十五左右,我和同门一起前往山东省图书馆与导师霍艳芳碰面,这是我们师徒四人本学期的第一次会面。将近九点的时候,我们在古籍修复师杨林玫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今天的文化体验之旅。

一踏进古籍修复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开放式“小厨房”,摆放着各种工具,有清洗后的棕刷、排笔,蒸煮纸张的锅具,制作浆糊的材料等等。室内还摆放着负压修复台、纸浆补洞机以及用于古籍除虫的冰柜等,各种用于修复的工具,应有尽有。

杨老师首先带我们体验了一下雕版印刷。桌上摆放着雕版印刷工具:刻着字画的雕版、刷子、墨水和纸张。杨老师先给我们示范了几次,然后我们三个人再尝试。看老师演示的时候,我的内心活动是“简单,太简单了,无非就是喷水、刷墨、覆纸、拓印”。但当自己尝试的时候才发现,雕版印刷真是看着简单但做起来难,每一步都极为重要。喷水、刷墨时要控制量,量多覆纸的时候墨水会洇散,量少则不容易拓印;覆纸的时候还要快且齐;最后拓印的时候,还要控制力气,力气重的话纸张会与雕版粘结,不便揭纸,轻则不容易着色。只有每一步都做好了,才能确保最后的成品美观。

接下来,在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几人一起观摩杨洁老师和商红岩老师修复古籍。修复古籍并非易事,杨老师也说了,在修复古籍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要先确定其损害原因、损害程度,然后制订具体修复方案,再进行修复,过程极为复杂。在与商老师的交谈中,我也感受到了古籍修复的繁琐,每天快则可以修复三四页、慢则一两页。在观摩时会发现,不管是修补书叶缺口,还是折叠、去污,每位老师的动作都很“轻”,避免给古籍造成二次伤害,每一个修复步骤都严格遵循“整旧如旧”“最小干预”等修复原则。古籍修复师在修复古籍时,不仅要细心,更要静心。慢工出细活,在看到修复前古籍与修复后古籍的对照时,我内心很是震惊,感慨修复的神奇,对修复师这一职业也肃然起敬。

这次文化之旅让我不仅亲自体验了雕版印刷这一技术,也惊叹于古籍修复的力量。非常感谢山东图书馆古籍修复几位老师的讲解演示。希望通过“山大日记”这一平台可以有更多人去感受、体验雕版印刷技术,也希望更多人可以了解和喜欢上古籍修复师这一职业。


【作者:2021级硕士研究生 薛艳舂 来自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责编:周长瑞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