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本科生 冀璇敬

发布时间:2022/10/25 20:42:53   点击:  

10月25日 星期二 多云

秋意渐起,秋风萧瑟,我在温馨的校园里过着充实的学习生活。今天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学会了研讨间的使用方式,第二是在学长学姐的介绍中认识并理解了“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名词的真实含义。

我们需要制作近代史微视频,视频的配音工作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由于在宿舍里用电子设备的收音效果不好,并且会有杂音,我便与同伴一起使用了图书馆的录音间。经过预约以及签到等一系列流程,我们终于见识到了录音间的真容:两个隔间,外隔间有一台电脑、一对音箱、一台复杂的调音器;内隔间有一个话筒和一个耳机。为了更好的隔音收音效果,我注意到录音间的墙壁上都有隔音棉。面对这么专业的设备,我与同伴都一头雾水,但好在有操作指南,让我们顺利试录了一段音频。但是如何导出音频则让我们犯了难。还好我的同伴发现了格式的问题,我们便尝试“导出”这一设置,最终成功地将音频文件导出为mp3格式。看来如果没有一颗清醒的头脑,我们也会为软件使用而困扰哦。

晚上七点,我们环境学院2022、2021级本科生相约图书馆二层的报告大厅,共同倾听了学长学姐的社会实践经验分享会。学长学姐们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我们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广泛了解社会,深刻理解社会现象,并创新性地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和责任心。学长学姐们提到的大一寒假回访母校反馈的活动,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高三时从学长学姐的分享中得到的动力。他们提到在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渴望对家乡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参与分享的学长学姐都是富有爱心的人,积极踊跃地参与了“初光”支教团、“心语心愿”支教团等团队,或是用自己的特长为孩子们带去丰富的课余活动,或是用自己的学识为孩子们传授宝贵的知识,或是讲述自己的经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渴望尽自己的能力去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添上靓丽的色彩,也期待着一双双澄澈的眼睛触动我的心灵。经验分享会干货满满、感动满满。

一天的收获至此,便敲键盘记录了下来。追随光,并努力地成为光,不单单是为了更好的自己,更是为了帮助他人。



【作者:2022级本科生 冀璇敬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张永昕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