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30 23:04:12
点击:
光阴似箭,我坐在桌前,用笔记录下春季学期在香港的交换生活。
一年前,也是这个秋风乍起的季节,在学校港澳台办公室老师无微不至的帮助下,我完成了线上的全部申请,收到了前往香港的签证。怀揣着一份憧憬,我在寒假第一天就踏上了前往香港的飞机。由于学制的区别,香港的春季学期在一月份就开学了。所以对我而言,今年没有寒假的同时,我还会度过一个不在家的春节。
经过旅途中转的奔波、等待、飞行,我抵达香港,并在凌晨一点半坐上了离开机场的出租车。
夜晚的港岛很安静,即使是寒冬腊月,通过车窗进来的风也没有那么凛冽,可以视作对我一天舟车劳顿的温暖欢迎。在酒店暂住两周后,我搬进了学生宿舍。宿舍依太平山而建,走路到学校大概十五分钟。这点倒是和我在软件园的宿舍很像,每天回宿舍都需要走一段费力的上坡路,或许也是提醒我们需要不断向上攀登吧。
我住在宿舍的十五楼,在学生公寓的最高层,楼上是宿管公寓和洗衣房,以及不大的顶楼露台。晴天的傍晚,我喜欢和舍友一起上去吹吹风。顶楼视野很好,一边是海,一边是山,远处是快要落入海平面的夕阳,在广阔的天空下,让我感到一种直击内心的旷达与放松。这一层住了很多交换生,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专业,有法律经济双修的瑞典同学,也有在北京长大的韩国同学,而我的舍友此前在北大学习国际关系。虽然专业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但是大家交流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欧洲的同学也十分感兴趣地听我们讲现在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同龄人是如何度过青年阶段的,大家都获益匪浅。
作为交换生,我选了三门本专业不同方向的高阶课。最开始一两节课还好,然而到后面难度逐渐显露。其中一门偏计算理论的算法博弈论,老师每节课都是手写板书,边写边讲,边写边证。一旦中间有一段犯迷糊,后半节课基本很难跟上节奏,还是需要课后反复看教材和课程回放理解。后半学期我逐渐找到节奏,基本可以跟上老师的讲解,也可以和老师在课上有互动或提出问题。我很佩服这位老师对于复杂的定义可以举重若轻、一针见血地点到本质,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师在学生时代曾是国际奥数竞赛的金牌得主。我在佩服之余心里也有了一丝安慰,我学得那么辛苦也是情有可原的。
记得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是最难熬的一个月,很多实验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完成,同时我还要复习前半个学期的内容,并且还是在纯英文的环境。努力总是值得的,从最开始的不适应逐渐到后来的从容,最终我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收获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无论是处理问题的技能、专业上的知识,还是另一种看待未来发展的视角,都将对我将来的人生大有裨益。同时,很感激学校给了我们这样珍贵的机会,去成为一名具有更好的国际视野的山大学子。吾辈当奋发图强,攀登不止,努力成为可以为学校、为国家作出更多贡献的山大人。
【作者:2019级本科生 赵天成 来自单位:软件学院 责编:刘占芬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