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学院赋能讲坛参加者 朱晶晶

发布时间:2022/11/03 20:03:46   点击:  

11月3日 星期四 阴

今天,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举办了第40期赋能讲坛。在看到40这个数字的瞬间,我便感受到了其中故事的传递。讲坛中,孙锲老师说,宇宙中不存在时间,时间是用来度量光锥运动速度的。如此说来,在我们参加赋能讲坛时,在我们向老师提问时,在我们聆听科学家的故事时,我们都是在光锥的运动中度过的,40这个数字也是。

讲坛上,孙锲老师首先讲述了宇宙大爆炸: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令艺术与科学界同样烦恼的问题,引出他今天要讲的科学目标:寻找宇宙与生命的真实存在。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的生命?如果存在的话,为什么到现在人类还没有发现?老师说,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而问题正是好奇心的体现。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国际空间站自1983年起,带领众多的科学家在宇宙空间里寻找暗物质,由丁肇中先生带领的团队开始研制AMS,孙锲老师也是团队的成员。在他讲述丁肇中先生的事迹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丁肇中先生来访山东大学时说的一段话。一位学生问他:“要怎样才能成为像您这样的科学家呢?”先生说:“回去问问你的父母。先生在离开时又转过身来对他说:“你要努力到可以谈论天赋。”

今天,数十位同学与孙锲老师齐聚在一间教室里,讨论宇宙大爆炸、生命的起源,讨论山东大学对国际科技、太空实验作出的伟大贡献,了解丁肇中先生对科学与物理的奉献和钻研。这次讲坛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的思维发生了转变,在某些方面缩短了我与科研事业以及科学家的距离。孙锲老师所讲的反物质的发现、AMS磁谱仪的制造、提出于1983年并将在2028年结束使命的国际空间站……闻所未闻的故事和科研设计从孙老师口中娓娓道出。

从孙老师那里,我们看到了丁肇中先生坚韧不拔的个性,严谨的工作作风;看到了来自各个国家、各个机构的科学家聚在一起,为相同的目标奋斗;看到科学事业飞速发展,同时也看到了尊重学生、平等交流的孙老师。

希望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可以多多思考,发挥想象,以谦逊对待成长,以坚韧对待阻碍。


【作者:2022级本科生 朱晶晶 来自单位:能动学院 责编:夏郗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