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 赵玲超

发布时间:2022/11/09 20:10:36   点击:  

11月9日 星期三 阴

2022年11月9日是第31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材料党支部在党支部书记赵珊教授的组织下开展了“安全重于泰山,防范必于未然”系列实验室安全主题党日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王曙光处长、魏凤华科长,公共(创新)实验教学中心周冬雪老师,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健书记、桑伟林副书记、袁宪正副院长和夏鹏飞、何伟利、石岩、李雪老师一同参加。

上午9点,活动正式开始。赵珊教授介绍了活动的主旨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公共安全的相关内容。之后,刘健书记介绍了学院近期与安全相关的工作。我们学院对于实验室安全实行4级管理制度,并在每个实验室设立一位实验室安全协管员(在读学生),并且针对危废、钢瓶和通风设施进行了有力整改。作为一名科研学生,我对这一点感触颇深。随后,魏凤华科长在学校层面详细讲解了校区在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工作。青岛校区对于安全实行分层责任管理,通过人防、物防来切实保护我们学生的安全。另外学校针对实验室安全实行日查、周查、月查监管制度,进一步落实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针对校区提出的意见,周冬雪老师带我们学习了近期学院针对危化品、钢瓶、危废做出的整改。此外,周老师还详细介绍了学院对于药品的采购尤其是管控药品线上采购的具体操作,这对于我们实验室的安全保障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近年来,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火灾、漏电以及危化品等事故屡屡发生。针对这一现象,夏鹏飞和何作利两位老师结合国外先进实验安全管理措施和校区消防安全与用电等内容,准备了详细的PPT带我们学习。从实验室消防措施的安置、使用到实验室地上丢弃的手套等安全隐患,两位老师都一一说明,让我充分认识到如何保障实验室安全。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我领会到安全永远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在实验过程中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对于仪器使用、药品存放、危废分类、用电、用水等都要有谨慎之心。有太多的安全事故都是在不经意间引发的,我们要时刻有忧患意识、安全意识,毕竟我们不是在用生命做实验。


【作者:2022级博士生 赵玲超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洪碧凤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