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8 21:59:00
点击:
今天,马克思主义学院“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在贵州省赫章县的支教活动正式结束了。窗外寒风吹过,吹来这一周的回忆。每一晚的例会我们都要解决当天的问题,每一晚的备课我们都要思考明天的课程。为了那四十分钟的交流,我们总要付出数倍的时间。就像是走在街道路灯之下,没怎么注意到彩灯斑斓下的热闹非凡。只是在看到愉快玩耍的小孩子时,会想起赫章的孩子们,现在也会有这样灿烂的笑容吗?正因为这样的投入,我们逐渐远离了生活中许多事情,但原本平淡的生活却因此多了一份充实。
今早,我还如往常一般早早进入课堂,早早提醒同学们按时上课,一切还是以往的样子。我记得前一天一位同学说起对《雁门太守行》中的“半卷红旗”不太理解,便在上课前又跟她讲解了许久。当课程接近尾声,同学们问我明天还能看到老师们吗,我才记起,这是最后一天了,明明昨晚的例会我们对活动结束讨论了很久,但最后心里也只剩下课上还留下的问题。一周时间太短了,我没来得及好好和孩子们互相了解,我的《诗词鉴赏》也还没来得及带孩子们见识更多诗词风情。不过,当那位最初在摄像头前很腼腆的女孩子也开始提出问题,我觉得我们做的这一切有了超越预期的价值。
到了下午,和孩子们热情讨论的课后辅导变成了结营仪式。看着屏幕上那一张张带着稚气的面容,能看到他们眼睛里闪现的点点光亮。我们总是听说,电子设备带给人们的是交往上的冷漠。但我一直认为,支教是心灵上的交流,只要我们向着同一个方向,孩子们一定能看到我们的热忱。无所谓形式或是距离,屏幕前的我们,都记下了对方最真挚的笑脸。
朝阳依旧,晚月不改,清风又来。还记得支教刚开始那段时间,天空总挂着春日般的暖阳。我想着,这份温暖也一定会送到相隔千里的赫章,送到支教地的孩子们心里。今天,寒潮南下,但总有一片阳光照进我们心里,再次撩起这一周的回忆。此刻,我继续伏案思索,看着书柜上曾向孩子们介绍过的《人间词话》,只希望孩子们能有如诗一般的生活。西南大地上我们说着西南官话,头顶是同一片天空,太阳一定会照进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跨越山海,我带着希望从蜀地去到齐鲁大地,又把这一份希望送到乌蒙大地,这也是属于每一个山大学子的希望。
我愿化春,送子清晖。当春天又来,我们面前的还是同一份温暖。
【作者:2021级本科生 杨婵灿 来自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张永昕 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