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25 20:11:55
点击: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七子之歌》,其爱国的拳拳之心镌刻于七首诗的字里行间,每每读来,都让我为之一振。于是我灵光一现,动了写一个改编自《七子之歌》的“剧本杀”的念头。
“剧本杀”是近几年年轻一代娱乐文化中的热门,我们想着若能将红色经典与其结合,岂不是一桩美事?于是我组建了“再启红色征程”实践团队,想要将我们“红色文学创新性、年轻化转变”的理念转化为实践。恰好来自威海的队友不久前和我聊起威海卫被侵占的历史,让我在唏嘘不已的同时又想起闻一多先生在诗中曾称其为“防海的健将”,一个保家卫国的恩义形象顿时清晰地显现在我脑海,于是我们开始进行“头脑风暴”,一起创作“剧本杀”。
在仔细研读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后,我们架设了当年与现代两个时空,作为我们“剧本杀”的时代背景,创设了“东珠、维多利亚、镜海、夷莱、玉钥、滨北、海疆”七个角色分别代表香港、九龙、澳门、台湾、广州湾、旅顺大连和威海卫这“七子”。我在创作中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融入其中,希望能够让参与者沉浸式体验红色经典荡气回肠的魅力。
为了确保剧本的逻辑更缜密,也为了破解自己作为创作者当局者迷的困境,我决定寻找身边的“剧本杀”爱好者来试玩。一开始因为大家并不相熟,时常有冷场的情况出现,我作为主持人兼NPC需要在其中调节。随着大家越来越代入自己的角色,场面热闹了起来。游戏过程中金句频出,扮演东珠和镜海“夫妇”的两位同学自称了解公司中所有的小道消息;扮演“维多利亚”的同学时刻秉持自己“时尚海归”的人设,说话时总带着些可爱的骄傲;扮演“玉钥”的同学则运用“浑水摸鱼”的话术,成功隐藏了自己的身份。
试玩持续了两个小时,大家都玩得非常尽兴,参加的朋友们也在结束后说了自己的感想。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个朋友私下和我聊了聊对剧本的感受,我和她谈到了当初创造“海疆”这个角色的缘起。我原先只是想塑造一个身负家仇的人为师父报仇的忠义形象,但在创作过程中,我决定让他从一个扁平人物变为一个立体人物,从而唱一出“谍中谍”的戏码。剧本中让他突破时空的界限来重整旧山河,同时隐含着“威海卫”在英日手中周旋之后终将回归的意味。而那个朋友也和我提了她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够在剧本中让这样的家国情怀渲染到其他人身上,或许能够更加凸显“种花家”团结一致的精神。
创作红色经典文学“剧本杀”这个想法在我心中已经酝酿许久,这次能够将它以实践的形式展现出来,也了却了我一桩心愿。红色经典文学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高不可及,它有着火热的内核,就像我在“剧本杀”简介中所说的,创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致敬闻一多先生,更是希望更多青年“感受到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蕴藏的浩然正气”!
【作者:2021级本科生 沈一安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李真真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