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5 21:13:16
点击:
昨天收到学校传来的喜讯,我在学校组织的青年临床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并荣获“山东大学青年教学能手”称号。回想起参赛前,当我踏进母校校门时,真的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我已经很久没有闻到过校园里的清新气息,很久没在8号楼前坐一坐了。
毕业伊始从事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至今已逾20年,而为师弟师妹们“传经送道”也十多年了。这期间经历了非典、甲流、禽流感、手足口、乙脑、新冠肺炎等疫情,也经历了线上授课、线上见习,我一直坚信所历皆所得,所以认真对待每一次经历。当得知要参加青教賽时,我的心里是欢欣的。21年前我从这里走出去,现在终于以“教师”的身份回来。庆幸20余年的传染病生涯不曾虚度,虽坐看流年似水,所幸未负似水流年。
参赛选题是关键。经历过疫情三年的洗礼,传染病对于大家来说已不再遥远和陌生,但什么样的疾病能让我在短短十多分钟的演示时间里,让大家感受到传染病防治的特点呢?我对哪种疾病感触更深?大家对什么疾病更陌生、更感兴趣?最终,我选择了一种相对“年轻”的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因为我亲历了这一疾病的出现,见证了其病原学的探索和确定,更参与了近几年发热伴疫情的救治,就它了!
学校组织的赛前讲座给了我很大帮助,我才知道单凭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接下来还有制作PPT、查询资料、准备演讲和融合思政教育。虽然已有十余年授课的经验,但我知道自己要完成的也许是从“业余”到“准专业”的转变,必须努力!我严格按照要求调整字体、逐行逐段调整字号、一句句调整语速语调,凌晨在镜子前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卡点,直到赛前最后一天。真正来到比赛的现场,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年轻老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游刃有余地侃侃而谈,我站在比赛的讲台,看到台下的前辈微笑点头、眼含鼓励,心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一定要把这20余年的临床经验、行医心得和传染病的诊疗思维传播出去,希望“年轻的我们”少走弯路早日成材!
写下这些文字时,新冠疫情已经结束了,恰逢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成立两周年,我们有了更高的平台,同时也肩负了更重的责任。未来也许道阻且长,但我相信,只要认真行医,认真执教,我们一定能不负这似水流年,终得始终。
【作者:临床教师 王灿 来自单位:医学融合与实践中心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责编:朱梦洁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