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孙浩令

发布时间:2023/05/20 20:23:45   点击:  

5月20日 星期六 晴

“山大日记”是什么?一千个SDUers有一千个答案。

于我而言,“山大日记”是了解山大和山大人的一个窗口。大学之大,不止于大楼之大、大师之大,更在于内涵之大、内容之丰富。偏居于校园一隅,习惯了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中,习惯了从自己的专业视角来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非常需要一个窗口了解校园的其他地方在发生着什么,了解学生们在其他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在思考些什么。“山大日记”提供了这样的一个窗口和机会。每每看到“山大日记”的更新,我都会感叹于这所校园的五彩缤纷,感慨于这里的人对于生活和工作的认真和热爱,也会让我对自己的“昨天”进行回忆和反思,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于我而言,“山大日记”是记录工作成长和突破的记事本。回看写过的7篇日记,有4篇都是在记录工作中的新尝试和新突破。用写山大日记的方式记录工作成长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不仅是一种纪念,更重要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以另一种方式对这些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也跟自己进行了对话。多年以后,在我回望职业生涯时,这些微小的突破(嗯,希望未来我可以有资本说这些都是微小的突破)可能会被遗忘,那些非同寻常的感受也会变得云淡风轻甚至完全淡忘,但“山大日记”的存在,这个永久的即时记录会把我再度带回到曾经的每一次心潮澎湃。我想,未来的某一天,当我坐在摇椅里回忆年少时,这会是最好的珍藏回忆。

于我而言,“山大日记”是承载思考和感悟的情绪涵容载体。还记得我的第一篇头条日记写在ISW教学技能工作坊之后(此处再次感谢成就这次培训的两位主任和授课的两位老师),也从此开始了“山大日记”的“集邮之路”(这条路越来越难走咯,因为“山大日记”的价值越来越被看到了,头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那是我第一次参加专门的教学培训,收获的激动感和喜悦感让我觉得和人分享、发朋友圈分享都不够,得用点特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洋洋洒洒写了接近1200字,充分梳理和表达了我在培训中的思考和感悟。后来,在参加高校思政工作培训班的时候、在疫情期间驻守学校的时候,我都用了最饱含情感的笔触记录了那些特别的感受。精神分析中讲一个涵容的妈妈对于孩子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性,于我而言,“山大日记”也是一个涵容的存在,承载了我的诸多心理风暴。

于我而言,“山大日记”是收获学生自发肯定的特别来源。还记得当谢老师转给我同学在艺术表达沙龙后写的山大日记时我的惊喜与兴奋之情,那是被肯定的兴奋,是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满足。将心理学专业内容以更通俗易懂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但这却是一件时间长、“见效”慢、验证难的事情,我也曾无数次质疑过自己在做的这些事对学生而言到底能不能从心里接受、到底有没有用、到底能不能帮助他们的心理成长,这篇日记给了我最好的答案。在那个时刻,“山大日记”不仅是简单的生活和感悟记录,也是一个纽带,一座桥梁(当然也离不开及时传递喜悦的编辑老师们,感恩)。

我想,我与“山大日记”的故事还将继续发生着,正如我与山大的故事一样。

那么,时光漫漫,一起加油吧!

注:本文为“在这里读懂山大”主题征文来稿。


【作者:工作人员 孙浩令 来自单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责编:陈婉燕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