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9 22:00:00
点击:
“寻访红色足迹,探索革命力量”,作为化学院“闪闪的红星”寻访红色足迹青年实践团的一员,今天,我来到了江苏省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感受那段不可忘却的岁月。
在前往纪念馆的路上,阴雨绵绵之中,登陆后的台风继续北上,我的心情也笼上一层阴霾。这段曾经只是通过教材文章、老师们的讲述、影视资料接触的悲痛历史,如今更加近距离地感受,不知怎得,我的整个身体被悲痛、愤怒等种种情绪所笼罩,但我尽力保持冷静,沿着灰色石头砌成的阶梯拾极而下,步入其中。
来参观的人很多,不同于南京其他景区的喧闹嘈杂,在这里,目之所及,剩下的只有满脸的肃穆与满眼的苍凉,耳之所听,和平之钟的巨大回响在无情地震撼着我的心。
天空中飘着蒙蒙的细雨,纪念馆的灰色墙壁也显得格外沉重和压抑。进入大门前,要先经过一个狭长的广场,在那里,我看到了铜像“仰天痛哭的母亲”“惊慌失措的孩子”与“体无完肤的老人”……深深地揪着我的心。
走进纪念馆,我立刻被以“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悲苍景象所震撼了。“敲世纪警钟,祈世界和平”十个大字镌刻在纪念馆前的警钟之上,提醒着每一名中国人“勿忘国耻,兴我中华”。纪念馆虽然不是很大,但我却走了很久很久,我不知道我是怎样走出纪念馆的,时间似乎在目之所及的每一处中凝固,又似乎在那一瞬间,我走过了春秋,走过了寒冬,走到了世界的尽头……
之后,我又走进了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隔着玻璃便可以看到堆放在里面的累累白骨,布满了刺刀劈砍的痕迹,子弹射穿留下的弹孔……南京的黄土地吸尽了三十万同胞流出的鲜血,几十年的风尘化去了同胞的骨肉衣衫,只留下这一堆又一堆的白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苦难和冤屈。
半个多世纪恍然已过,战争的硝烟虽已熄灭,但是它给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痛。七十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这座城里所犯下的滔天罪恶,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被历史所忘去,它是一块明镜,时时刻刻发出耀眼的光茫,永永远远警醒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
“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吾辈自强”,在走出纪念馆时,站在纪念馆出口处,我在心里把这句话念了一遍又一遍,我告诉自己,要弘扬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勇于担当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更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红色资源是生动的党史课堂,文物史料是鲜活的党史教材。重走“红色起点”,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故事”,传递“红色星火”,“闪闪的红星”青年实践团的寻访红色足迹之旅未完待续……
【作者:2021级本科生 李翼 来自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责编:柳涵升 赵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