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唤乡情”传统精神文化传播团成员 黄鑫烨

发布时间:2023/08/09 21:57:11   点击:  

8月9日 天气 晴转小雨

下午三点,参观完最后一处场馆,伴着淅沥的小雨,我们结束了一天的透堡镇研学之旅。为激发青少年红色动力,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理想,以实际行动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我们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遥唤乡情”返家乡传统精神文化传播团在与连江团县委联合开展的“正青春,唤乡情”夏令营的第三天,带领营员们前往闽东革命的发源地——连江县透堡镇进行红色研学活动。

透堡研学之旅的第一站是杨而菖烈士之墓。营员们站在墓前,静静听着杨而菖英烈的后代为我们讲述杨而菖英烈的伟大事迹及英烈之墓背后的故事。讲解结束后,营员们和我们志愿者都惊叹于杨而菖烈士的伟大,并主动要求在杨而菖之墓前集体默哀三分钟。而后讲解员又补充讲述了杨而菖之父——杨孝知、其母王水莲、其兄弟杨与可和杨与福的事迹。对于如此伟大的一家,我深受感动,发出了深情的感叹:“没有像他们一样千千万万的英烈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如此安定富足的生活。”

旅行第二站是二三革命烈士纪念园,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和营员们一同参观了二三革命烈士纪念园,掌握了透堡之“透”的由来,学习了两优释褐状元郑鉴、郑思肖的伟大事迹。许多参营儿童在此鞠躬敬礼,向烈士表达最崇高的敬意。烈士园中,孩子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顽强不屈的坚强意志,在红色文化遗址中进一步重温红色记忆,厚植爱国情怀。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连江红色文化传习馆。讲解员通过故事介绍,讲述了连江革命伟人如林祥谦、林开庚等的故事,这些故事充满着惊险与智慧,深深吸引着各位营员。在连江的革命故事中,有畲族人民不顾生活艰苦坚持送粮支持前线,有革命老妈妈王水莲无私奉献送子参军,还有连江人民十年抗争英国殖民者的间谍活动。这些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小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颗爱国励志的种子,也为孩子们描画出连江革命历史的真实画卷。

许多孩子站在解放军雕塑前久久不愿离开,并向其敬礼致敬。有孩子称其为“最可爱的人”,也有孩子说他们是“最伟大的人”,还有孩子说要像解放军一样,将来为国家作贡献。这些小营员们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主动以红色英模为榜样,以红色精神推动自身潜心学习,使革命英烈成为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引领。

在参观的过程中,孩子们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一同解锁了连江的发展密码,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更加深厚的情感。不管是营员们,还是我们“遥唤乡情”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都在此次研学过程中收获满满。在这个过程中,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光荣历史与发展历程,对于家乡的认同与热爱也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作者:2022级本科生 黄鑫烨 来自单位:软件学院 责编:汪诗奥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