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4 20:52:34
点击:
永远不会忘记“微光•炬火”支教团支教的日子,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周,但我有幸见证了世间最美好的珍宝:友情、亲情、师生情,还有理想与担当。

支教团有十四位老师,来自天南海北,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做饭、吃饭、备课、学习;一起看过沂蒙山边的晚霞日出,一起经历过狂风暴雨。来上课的学生涵盖了小学、初中各个年级。这里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小霖同学被我们起昵称为“支柱”,因为他幽默活泼,乐于助人,是老师、同学们的支柱;小旭班长是各科老师都喜欢的“优等生”,积极上进,充满正能量;有三个高年级的大男孩,被我称作“三剑客”,帅气聪明还很讲义气。我们住在村里,交通不便,他们便把自家的电动车借给我们用。

当地的乡镇干部尽心尽力,为我们的支教事业提供各种帮助。一位干部曾对我们说过,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无论是师资、硬件,还是家长孩子们的教育观念,都需要国家、社会共同努力改进。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看到他们每日的奔波,看到他们想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的赤诚之心,我逐渐理解到扎根农村的共产党员们的责任与担当。
印象最深的是结营汇演那天。每位老师各司其职:语文老师编排朗诵、说唱等节目,历史老师创作了历史剧,体育老师、音乐老师领着孩子们练习舞蹈、歌曲……有的老师即使忍受重感冒,也不甘做逃兵,依旧进行排练演出。那几天正值台风侵袭,阴沉沉的天空夹杂着蒙蒙细雨,使得汇演被迫推迟。作为导演,我不断祈祷台风赶快离开,不想让大家的心血泡汤。表演中途,突降倾盆大雨,大家都急匆匆地涌进室内。尽管场地受限,大家仍然用最好的状态、最乐观的态度演完了剩下的节目。当汇演圆满结束,台下掌声雷动时,我无比欣慰,无比感动。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同为山大学子,我们聚集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无论条件多么有限,我们总能克服困难,同甘共苦。

支教结束的那天,我终生难忘,很多老师、同学都在默默流泪。个子最高的小树老师,最可爱最贴心的汤圆老师眼眶一直红红的,不断用手擦拭泪。临走时,老师和同学站在路边,挥手、目送我们的车离开。我向他们挥手告别后,摇上车窗,陷入了沉思。前路漫漫,这份情谊将永远支撑我前行。
【作者:2020级本科生岳忆晨 来自单位:东北亚学院 责编:王涵 赵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