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游黄河史话”研究生社会调研团队成员 朱永珩

发布时间:2023/09/07 20:32:34   点击:  

9月7日 星期四 晴

夏去秋来,不觉间,新的一学期已经开始。历经暑假的忙碌与前期的联系准备工作,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东营段)的历史资源及数字人文实践调查的旅程终于要开始了。暑假期间,团队的成员翻阅资料,整理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相关政策,检索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文旅融合开发与数字人文相关学术研究,为本次访谈做足了准备。今天上午,我们带着访谈提纲,乘车前往东营市,与东营市文化与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调研。

来到东营这座城市,我们第一反应都感受到了它与黄河的相生相依和以黄河文化的传承为己任的使命。贯穿城市的主干道名为黄河路,在路边的提示语上写着“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东营故事”。在来到文化与旅游管理局后,我们受到了文旅局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随即,我们开始了针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情况、重点项目、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数字技术应用等情况的访谈调研。文旅局的工作人员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细致耐心地一一进行了答复。在城市经济重心的转型期,东营市十分重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工作,目前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在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呈现上,工作人员介绍了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虚拟展厅项目这一应用案例,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思维和数字化发展理念,用科技打破时空壁垒,实现虚拟现实+文化旅游的真正融合。

关于黄河口生态国家文化公园,工作人员也指出了一些开发的困难之处,公园湿地面积大,管理较为困难;作为生态自然保护区,现有建筑空间无法满足景区人文景观的塑造与数字化管理的需要;东营市交通条件不便,客观上减少了公园的受众群体。此外,工作人员也为我们的实践调研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如何采集节假日旅游数据的见解,为我们接下来的调研方向指明了道路。访谈结束后,我们乘坐火车返回济南市,结束了本次访谈。

整个调查过程非常紧凑,但也非常有意义。在回程的火车上,回顾这一天的经历,我们感叹此行收获颇丰的同时,也深感地方转型之不易。本次实践访谈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东营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战略实施方向的机会,还加深了我们对文化与旅游管理的理解。科室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他们近期也在调研,走访了很多地区,认为自己做的也有很多不足,争取向其他优秀地市多多学习,同时对我们的调研表达了认可,希望后期我们也能与他们共享调研成果。

文旅局工作人员的慨叹萦绕在耳边,本次访谈并不是终点,期待着本次访谈及接下来的实地调研能够为东营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数字化管理、东营市的转型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为山东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建设贡献我们的智慧。


【作者:2022级硕士研究生 朱永珩 来自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责编:裴银璐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