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7 20:11:49
点击:
11月17日晚,文学生活馆。馆外寒风料峭,星月隐暗;馆内灯火明亮,人影攒动。此刻,师生在翘首以盼中迎来了由江林昌老师主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系列专题学术讲座的第九讲,题目为“中华文明与中国古典学及其现代重建”。
在江林昌老师铿锵洪亮的声音中,开始了这一场学术盛宴。此次讲座,江林昌老师主要是从五大方面进行了讲述。其一,“中国古典学迎来了黄金时代”。江老师在东西方语境之下阐释了古典学的含义,提出了中华文明背景之下的古典学理论,并进一步阐明了为什么二十一世纪是中国古典学的黄金时代;其二,“中华文明的东方模式与中国古典学的内涵特色”。首先,江老师讲述了东方文明不同于西方文明的起源背景。因而,在东方独特的血缘管理之下与农牧生产文明之中产生了日月天体崇拜、山川土地崇拜与祖先崇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典学所独有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正向上”、“自强不息”等人生观,“家国一体”的社会观以及“婚姻”“孝悌”等伦理观;其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绵延性与中国古典学的完整体系”。江老师在东西方文明的对比之中证明了只有中华民族的文明自其产生之初便延续至今,从未中断。并进一步指出,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造就了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古典学研究得以产生的基础;其四,“‘两个相结合’与中国古典学的现代重建”。江老师认为,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科学考古学在中国已经发展了百年之久,当今丰富的考古资料为我们文史学科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这也是中国古典学经典新证的研究得以展开的重要原因;其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古典学走向世界”。江老师历数了中华民族变大变强的过程。自新中国产生以来,中国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而依托国力的巨大发展,学术研究也应该走向世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典学走向世界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以上五大方面是江林昌老师讲座的主要内容,其中体现的丰厚的学术修养,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才能进行消化、领悟;其中所展现的深厚的家国之情,更是我们今后做任何学问的制高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横渠四句”广为传诵,但总觉得这四句话距离自己过于遥远。我在山大校园遇到过很多埋头耕耘的学者,他们皓首穷经,钻研经典,值得赞佩,称得上“为往圣继绝学”。但是,直至跟随江林昌老师学习之后,我似乎明白了一点“横渠四句”的深意。文史研究绝非“躲进小楼,不问春秋”的自我封闭式的学问,真正触动时代脉搏的历史研究往往也是学术的焦点。江林昌老师不仅在学问上师承姜亮夫、李学勤两代国学大师,而且研究视野与学术情怀也深受二位先生的影响。江林昌老师在高度自觉的民族意识之下,多将学术选题与民族思考紧密结合,其学问研究无不展现其深厚博大的学者涵养与国家至上的精神信仰。
【作者:2020级博士研究生 李笑笑 来自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责编:裴银璐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