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1 20:57:36
点击:
忙碌一天的义卖活动结束了。坐在电脑前准备记述活动的所见所感时,我才恍然发现,义卖,彷佛是为即将到来的支教活动写下的伏笔与导言。
热情满满却遭逢天公不作美、人星零落的开场、磕磕绊绊却坚持“开口”的小伙伴、寒日行色匆匆却愿停下脚步参与活动的同学和老师……“冷”“暖”交替的活动节奏,人少、社恐的困境都让我意识到,支教或许并不仅是我一腔热血的理想图景。我们即将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教学、生活,是鲜活具体的学生、老师,我们的理想和初心都需要通过一幕幕如今天“义卖”活动一般的具体情境来注解、阐释。
上午9时,筹备多日的义卖活动如期开场。作为本次寒假支教的第一次“热场”活动,小队的每个人都满怀期待、干劲满满,希望能开个好头。但现实不甚如意。来到义卖点的一个小时后,我们仍旧没有“开张”——寒冬的早晨人星零落,我们也不敢来一场“社牛”的吆喝唱卖。冷场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坐不住了,我们开始鼓励队友们吆喝起来,逢人朝着我们走来便热情介绍。渐渐地,“场子”热了,“捧场”的人多了,我们也愈战愈勇,愈战愈自信。
义卖让我明白,支教,需要理想、热情,更需要行动、落实和脚踏实地。
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讲好每一堂课,写好每一次板书,落实好每一个注意事项,就总会有人“捧场”,就总会在“送子清辉”的宏图中留下扎扎实实的一笔。
“我愿化春”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信念。加入支教团,是受到奉献基层、筑梦学子的精神驱动。但同伴、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却是坚定我们“化春”信念的精神源泉——义卖活动中,让我感动的是一些路过的老师可能并不需要这些小物件,但在知晓了活动目的之后,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拿出几十元、几百元支持义卖、支持支教。他们的表达和支持坚定了我们站在这里的意义,也坚定了我们“化春”的脚步。
我化春晖赴山海,助尔梦起绘山河。支教,不仅是一种理想和情怀,更是使命与责任。我们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直击现实的准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从义卖开始,支教就不再只是一个与他乡、梦想联系起来的概念,而将变成我们笔下一份份更加可行有趣的教案、更加实际全面的行动指南、更加详细深入的咨询笔记。

【作者:2022级硕士研究生 朱福容 来自单位:新传学院 责编:夏郗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