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1 21:00:00
点击:
今天是周末,邓庄小学的学生们都回家休息了,我们便一早步行前往鄂豫边焦竹园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调研。在这里,我们跟随导游了解了南方三年游击战期间鄂豫边革命根据地战士们的艰苦斗争。随着导游娓娓道来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敌统区勇敢打游击,为红军大部队长征牵制敌人;我仿佛看见了红军战士们在大槐树下宣布建立鄂豫边革命根据地;我仿佛看到了军民同心在姬岭寨与敌人勇敢搏斗……
随后,我们便自行参观博物馆。红军战士们的遗物令我唏嘘不已,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让我为之动容。走进革命根据地的旧址,战士们的故居让我感到陌生而又亲切,我仿佛步入了历史的长河。走出故居,门外破旧的坦克与几架火炮,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象红军战士们为民族征战沙场豪迈而又英勇的身姿。我们怎能不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呢?
下午,我跟随其他支教队成员去镇里为学生们采购小奖品,用来嘉奖课上表现良好的学生。回想起昨天学生给我们送的小糖果,我便越发感受到志愿者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虽然我们只是他们暂时的老师,但我们有义务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心去准备好每一堂课,去给他们带来希望,带来成长,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传递正能量。如此,我们才能不辜负我们身为志愿者身上的责任,不辜负孩子们对我们的喜爱与期待。
晚上吃饭时,我们与邓庄小学的校长畅谈许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了解了校长的过往经历。原来校长在年轻时便来到邓庄小学任教,这一待便是24年。在这24年里,校长不惧严寒酷暑,不惧艰苦环境,始终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为邓庄村里的孩子们传递知识与希望。邓庄小学一到六年级所有学生,他都能准确地叫出名字,并说出他们的性格特点。我想,这是因为他在邓庄小学坚守24年,与每一位孩子朝夕相处,彼此已经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在这24年里,他曾教出无数高材生,让他们走向远方:也教出无数人扎根当地,默默奉献。路上的每一位村民,曾经都可能是他的学生。我想,这便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吧。
回到宿舍后,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在我脑海里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无论是英勇奋战的红军,还是扎根当地24年的校长,他们都让我敬佩不已。我想,他们便是鲁迅先生笔下“民族的脊梁”吧。这不禁让我开始思考,支教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我想支教的意义便在于传承。正是因为传承,我们有了希望,有了民族精神,也因此在中华上下五千年里,我们总有“民族的脊梁”挺身而出,中华民族也因此而屹立不倒,历久弥新……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武汉勇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赵宏恩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