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6 21:22:06
点击:
新年将至,古老的南京城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早已全无冬日的刺骨寒意。阳光明媚,鸢飞燕舞,在扬子江畔,在阅江楼前,这里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车辆穿梭于大街小巷,在宽窄巷子间扬长而过。在这个时代,汽车似乎成为人们出行的不二之选,而随着环境问题的迫在眉睫,绿色的电动汽车逐渐走向千家万户。可是哪里有他们的“安家之所”——充电桩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今天我踏步金陵,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躬身调研。
和风徐徐,江水悠悠,古老的下关满是沧桑的历史留下的痕迹。这里是曾经在民国时期辉煌过的交通枢纽,如今的电力基础设施的质量却乏善可陈。随着新型房地产经济的兴起,老下关的复兴又有了几丝亮色,可是随着而来的是古老的小巷被燃油车接连霸占。这里的充电设施规模小,充电效率低且充电位常常被挤占,充电桩设施建设发展实在不如意。同时不难发现,这里的用户普遍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对于部分电车车主而言,购买私人车位并且安装私人充电桩更加方便合理。在这里,我略感失落,公共充电桩似乎在老城没有了用武之地。
高楼巍峨,江水绵延,移步到阅江楼前,到它脚下的商场看看,我试图寻找不一样的“风景”。果不其然,在人声鼎沸的商场里,电车充电桩的情况有明显改观——充电桩数量充足,能保障在高峰时期的稳定供应;采用“先充后用”的营销策略,价格设置亲民合理,得到了多数消费者的称赞。据对比亚迪公司维护人员的采访,我们得知充电桩会得到及时的更新和维护,保证对消费者的正常供应。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今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逐步完成由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在贯彻绿色的新发展理念下,蓄能未来小组决定走出象牙塔,躬身实践,探索充电桩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如今古老的金陵城在党的领导下正迸发出无限活力,充电桩亦可在如今的南京有用武之地。未来的发展一片光明,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李梓田 来自单位:翻译学院 责编:韩苇航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