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9 09:10:00
点击:
早上八点,迎着熹微的晨光,我准时前往办公室进行备课。这已经是我来到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进行支教的第六天。在与物理组老师沟通、明确教学目标,并设计好教学任务后,我正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经过老师们的悉心培训,我已然明确了题目中的诸多讲授要点与方法技巧,对整体的教学情况与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我查找题目,检索资料,整理笔记,书写教案一气呵成,接着完善板书与授课方式,以确保课堂教学的连贯与合理。在精心的思考与准备中,不知不觉,一个上午过去了。


下午的课堂上,我循序渐进,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程到牛顿运动定律,从受力分析到建立方程组,我循循善诱,引领学生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在讲课过程中,我重点讲述了求解物理题目的根本思路,即在读题之后构建情景,根据条件列出有效方程,最终解出方程得到结果,以此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养成有益的思维习惯。


下课后,同学们积极地向我提问,我耐心地逐一回答了他们的问题,面对他们求知若渴的一双双眼睛、接受着他们满怀希望的目光,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凡的责任感。

我常常把课堂比作一首音乐,既含有“旋律”又富有“节奏”的课堂,就能让学生陶醉其中、学有所得。学生在跟着节拍进行、按照教学步骤逐步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到思路清晰、思考流畅,在知识的习得中流连忘返。
今天课下和同学们交流,我发现我的讲课方式比较受学生喜爱,同来旁听的支教队员也纷纷表示课程内容形象严谨、易于理解,授课方式通俗易懂而且深入人心,我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认真思考,感到课堂的充实与理解的轻松,就深深地感受到教学活动的充实与其意义所在,这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递,这更是一种思维的传授、灵魂的触动。
我希望这几节课程不仅能帮助到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举一反三,更能使他们开始从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习惯。师生沟通即是教学相长,通过这一天的备课、授课等环节,我不断提升着与学生沟通的能力,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助力支教工作行稳致远。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张兆睿 来自单位: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责编:刘怡康 张辰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