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拾薪调研团成员 赵博雅

发布时间:2024/01/30 09:11:47   点击:  

1月30日 星期二 晴

“你要走出去,去往你未曾去过的地方,你得见见山川、世面,会一会陌生的人。”今年寒假,我们被“行走”这个词召唤,决意前往家乡的红色革命故地,缅怀革命先烈,将革命精神充盈内心。

这一天,在河北省遵化市娘娘庄乡下峪村村书记刘晓晓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河北省遵化市娘娘庄乡下峪村境内的卧龙山。我们沿小路上的山,通过走蜿蜒的小路领会革命先烈沿革命道路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勾勒出泱泱华夏雏形时的艰辛。现如今我们走的路,整个国家、民族走过的路,皆是革命先烈在黑暗中以血和泪的教训铺成的。

从小路穿到主路,红色牌匾“伟人堂”映入眼帘。右侧房间内展览的照片揭示了日军侵华惨绝人寰的暴行,左侧房间内的照片则向我们讲述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抗日斗争。当我们迈入充满厚重历史气息的两个房间时,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右侧房间内展览的令人窒息的照片只是日军暴行的一个缩影,有多少无辜的百姓丧命于此,又有多少无名的战士奋勇反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毛主席和十大元帅的相片陈列在左边的房间中;正中间的房间庄严肃穆,摆放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同志等五人的金像。我们献了花并三鞠躬。不只为这五位同志,更是为了无数为革命、为战争献身的无名的先烈、英雄们。从中间的房间出来,可以看到石屏风的后面写着毛主席写的“为人民服务”。他们把为人民服务放到了心头。

随后,我们沿着主路向上走到了抗日英雄纪念碑。石碑的南面写着“抗日先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北面是篆刻的细小碑文。北面的细小碑文正在慢慢风化,变得越来越浅,但是南面“抗日先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依旧闪闪发光。碑旁的鲜花和未点燃的香越积越多,鲜花会慢慢枯萎,香也会慢慢被吹散,但抗日英雄永垂不朽,革命精神传承万代。

用下峪村村书记刘晓晓的话说:“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红色传承万载千秋。”此次“行走”,我们满载而归。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为人民、为民族、为国家献身的革命精神的浸润,返程后我们将本次“行走”的心得撰写成文,并走进学校、社区宣讲,让红色之风抚遍祖国大地。


【作者:2021级本科生 赵博雅 来自单位:翻译学院 责编:王莉莉 张辰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