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山东大学中青年人才及骨干管理人员培训班学员 赵学东

发布时间:2024/04/24 21:18:41   点击:  

4月24日 星期三 晴

窗外雨潺潺,春意盎然。

记得来到井冈山干部学院的第五天晚上,我们集体观看了电影《井冈星火》。这部影片以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为依托,全景式描绘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上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故事。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九十多分钟的观影过程是扣人心弦的,更是感人肺腑的。不时会听到邻座同学“太不容易了啊”的感喟,一起默默落泪。影片结束后,大家不约而同地起立,献以持久热烈的掌声。

这部影片把五天以来在井冈山的所学和见闻都串联起来,与过往的历史建立连接。鲜活的图景烙印在心田,又时时浮现在眼前。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群山连绵、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青山松柏掩映下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烈士纪念堂上镌刻的“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十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斜风细雨中,我们肃立于碑前,默哀致敬。一幅幅烈士挂像,一行行烈士英名录,镌刻着的是震颤内心的故事和艰苦卓绝的岁月。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毛泽东一生的诗词创作中,以井冈山为题的有三首。其中一首是写于1928年秋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首词记录了1928年8月打退江西和湖南两省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第二次会剿中的黄洋界保卫战。

我们到黄洋界的那天,电闪雷鸣,大雨磅礴,风吹得伞都撑不住。在昏暗狭窄的小屋里,我们静静地听讲解员的陈述,端详着墙壁上一张张照片,真切地感受到当年克艰抗敌的那种信念和力量。我们淋着雨,站在黄洋界哨口上,远望着青翠的山林和漂浮的云雾。听不到隆隆的炮声了,但当年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在脑海里翻滚着,激励着每个重温那段历史的人。

我们顺着黄洋界哨口下去,看到一条小道,就是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这一段路很难走,山高路陡,沟壑纵横。当时,已是42岁的朱德和35岁的毛泽东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依然亲自参与挑粮运动。在他们的带领下,红军每天往返100余里,靠着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给养问题。在挑粮小道上还发生了许多故事,像《毛泽东挑粮上山》《朱德的扁担》等文章记录的那样。这条挑粮小道,不仅与红色政权的存在休戚相关,而且它还历练出无数的铁肩膀、铁脚板,挑起了中国革命的重担,走出了中国革命的希望。

部编语文教材里有一篇课文《八角楼上》。开头一段是,“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是毛泽东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期间经常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因为屋顶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故称为“八角楼”。在八角楼,毛泽东当年借着清油灯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接着,我们来到了茅坪村,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毛泽东旧居。我们一个一个扶着狭窄的楼梯来到楼上,楼内陈列的床架子、桌子、高背椅等都是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原物。屋内的陈设非常简陋,八角形的天窗漏下了丝丝光亮。我在楼里徘徊,认真拍下这里的每一个物件,感受着这暖融融、湿润润的空气。当时井冈山地区曾传唱这样一首歌谣:“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中国革命的万里程。”来八角楼的人络绎不绝,因为这里充满着革命的思想和智慧。毛泽东住在这八角楼里,他成竹在胸,以最大的热忱,最坚韧的毅力,最谦虚的作风,去做最切实际的思考和行动,带领中国革命走向正确和胜利。

我们也站在荆竹山雷打石下,聆听毛泽东“三大纪律”的故事;

我们还亲手做红军餐,体验“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朴实情意;

我们听曾志等英模的后代讲述历史的细节,感受红色基因的传承;

……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文学家袁鹰曾在《井冈翠竹》里写道:“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巍巍井冈,革命摇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作者:高级教师 赵学东 来自单位:山大附中 责编:谢婷婷 陈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