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09 20:43:38
点击:
五月的济南百花盛世,绿树浓荫夏日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有幸在阳光舒适又温柔的日子里聆听了“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精彩纷呈的讲座,先生引经据典又娓娓道来,就像泉眼中涌出的泊泊清泉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初识青年才俊时的王蒙先生,我就深深被《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里充满理想主义的林震所感动,“人要在斗争中使自己变正确,而不能等到正确了才去作斗争!”这部小说构思巧妙、细节到位、语言幽默诙谐,无不体现王蒙先生深厚艺术功底与独特文学魅力。再识耄耋之年的王蒙先生,诺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很多同学们在过道铺上报纸席地而坐,都早早准备好了笔记本和电脑,翘首以盼这场精神盛宴。
讲座伊始,王蒙先生提出了“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纪念与光辉的瞻仰,传统文化活在我们的人民、生活、乡土、语言、灵魂里”,深刻剖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生动描绘了传统文化具有的鲜活生命力。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先生所介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特性:“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此岸性,要活在当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积极性,要以天地为榜样好好地活着;“经世致用”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先生还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尚”:“礼义之邦,文化立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尚德”,要修齐治平、为政以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尚一”,要顺应万物规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尚化”,要坚持改革开放和辩证法。最后,先生讲了三种中国精神,君子的人文精神、中庸的辩证精神、愚公与长期苦战精神。王蒙先生从历史与现实、精神与实践的角度为我们阐释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流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基因,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治国之道,“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识世之道,“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处世之道等等,都如启明灯般为每个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带来裨益。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生,更要以历史主动精神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脉,充分探寻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价值,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
【作者:2022级硕士研究生 王冠文 来自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谢婷婷 郑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