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名家讲坛第六期”主题讲座参与者 李润青

发布时间:2024/05/10 20:00:00   点击:  

5月1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举办的“社会力名家讲坛第六期”讲座,主题是“中国人的社会信任”。讲座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翟学伟教授主讲,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林聚任老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对中国人社会信任模式的深刻反思和领悟。

翟教授从《中国人的社会信任——关系向度上的考察》一书出发,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剖析了中国人社会信任的独特模式。他首先界定了“信任”这一概念,并引入了关系向度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空间性和时间性两个维度,以及低选择和高选择两种特性。我听着他娓娓道来,仿佛置身于一个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感受着不同关系类型带来的信任差异。

翟教授进一步将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并将这些类型与信任地带相对应。这一划分让我对中国人的信任模式有了更为直观的理解。原来,我们中国人对于不同的关系有着不同的期待和评价标准,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正是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独特之处。

在讲座的最后,翟教授还探讨了儒家思想中的信任与关系向度的比配,并梳理了中国社会信任的变迁历程。我深深感受到,这种变迁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更体现了中国人对信任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整个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但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翟教授的讲解生动有趣,让我受益匪浅。这次讲座不仅让我对中国人的社会信任模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我意识到,信任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中国人的社会信任模式更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自己能够深入了解这一模式而感到自豪。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未来的社会交往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信任的建立和维护,以更好地融入这个复杂而多彩的社会。

这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我收获满满。我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与更多优秀的学者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文化素养。


【作者:2022级本科生 李润青 来自单位:哲社学院 责编:谢婷婷 陈婉燕】